• 16阅读
  • 0回复

施全宝:盖了三次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5
第2版(经济)
专栏:我和我的家

  施全宝:盖了三次房
  本报记者彭俊
  初识施全宝,是在9月水乡一个恬静的夜晚。小桥之下,流水之上,这位朴实的大婶正摇着一船游客,穿过周庄水波隐隐的幽幽夜色。
  大婶今年54岁,江苏昆山周庄镇龙凤村人。这些年,随着周庄旅游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施全宝一家发生了连他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耕地变作了高尔夫球场;儿子儿媳洗脚进城当了工人;女儿女婿开了间皮鞋坊,忙到了要雇人的地步;老头老太太一个蹬起了三轮车,一个摇开了小木船,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上了交道……
  然而采访中记者最感兴趣的,是施全宝一生中的三次盖房经历。
  第一次盖房,花了区区1800元钱,竟欠下600元的债账,全家人勒了三年裤腰带才得以脱身
  日本鬼子投降那年,施全宝呱呱坠地。还算好,来到了走向和平的人间。然而新的社会尚未开始,苦日子还得接着熬。
  施全宝至今所能记起的儿时最美的佳肴,是姐弟5个围着一碗蒸鸡蛋。孩子太多,农家女娃只有看的份、尝的份。全宝是大姐,便连尝的份也没有了。
  24岁那年,也就是1969年,爹妈给全宝找到了一个婆家。男的叫费为民,也是兄弟姊妹5个,日子过得一样清苦。两只马桶,两床被子,两只箱子,一个坐桶,加上两个年轻人,便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第二年,儿子问世了,取名费永新。又过两年,女儿也有了,唤作费永珍。一家四口,挤在费家传给为民的一间老屋里,算是“过上了温饱生活”。
  1980年,眼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和自己挤在一间屋里,夫妻俩再也憋不住了:得盖房!拼死命也要让儿女们住上宽敞的屋子。1800元砸进地里,换成了4间瓦房。尽管欠下了600元债账,老辈们都宽慰说:这下自己有了房,一辈子不发愁了。
  刚刚进入80年代的这个江南小镇,大包干春雷尚远,人民公社意犹未尽。夫妻俩随着大集体天天出工,除夕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忙活,可是年三十晚上关起门来一算账,总是透支的年月多,盈余的日子少。600元的外债居然背了整整3年。
  第二次盖房,夫妻俩一口气“翻了一番”,平房变成了二层楼房,四间变成了八间,花了两万多元
  第一次盖房是逼的,第二次盖房也是给逼的。“不过那次是为了生活,这次是为了面子”。记者注意到,说这话时,爱面子的施全宝嘴角漾出了几许微笑。
  1988年,离第一次盖房整整8年,离这个千年古镇推行大包干也有整整5年了。这一年,儿子费永新年满18岁。按照当时农村的风俗,该给儿子张罗娶媳妇的事了。眼瞅着村里镇上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老两口又犯开了嘀咕:总不能让儿子儿媳一辈子也住平房吧,年轻人就算不说啥,咱这两张老脸也没地方搁呀!
  盖!两口子说干就干。这回砸进去的不是一千八,也不是一万八,而是整整两万元。两层楼八间房平地而起。
  “您问借钱了没有?借!那时盖房有几家不借的?我们一共借了大概有三四千块钱。”施全宝快人快语。
  分田到户后,费家有了4亩地。全宝是个能干人,春种秋收、插秧割禾她一个人全包了。另外还养了鸡鸭喂了猪。家里的事让施全宝一担挑之后,费为民腾出身来走出了家门。拨得一手好算盘的费为民,在人民公社时代就是社队企业皮鞋厂的会计。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费为民更成了“香饽饽”,被镇上鞋厂常年派驻上海管理财务,一去就是11年。
  丈夫在大上海到底挣了多少钱,连施全宝也闹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她在家里,一家四口不愁吃、不愁穿;有丈夫在外头,一家人不愁花销。那时候,“好像人人都有使不完的劲,天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年年都有挣不完的钱”——见过世面的费为民总结起那段日子来,用了一个很有水准的排比句。
  所以,1988年借的3000多元外债,过了不到两年就还清了。当时还完欠债,究竟有没有盈余?老两口相视一笑,谁也不说。
  没过几年,媳妇王玉珍娶进了门,紧接着给费家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在将要进入90年代的时候,施全宝一家人和村上其他庄户人家一样,铆足了劲冲着梦想中的小康生活飞奔……
  盖完第三次房,将转为城镇户口的施全宝一家就算彻底洗脚进城了。然而记者留意到,对土地一往情深的施全宝,眼角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施全宝第三次盖房要从周庄的旅游业说起。
  水乡周庄,河湖交错,“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别致的小桥,清澈的流水,袅袅的炊烟,欸乃的桨声,糅合在一起,宛若深居闺房清纯的江南女子,柔静而淡雅。艺术大师吴冠中曾赞:“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80年代中期,上海画家陈逸飞把周庄入画,此画被选作联合国首日封图案,从此周庄更是声名远播。
  90年代,周庄旅游业进入鼎盛时期。往来游人不仅有苏杭沪宁的近邻,更有五洲四海不同肤色的远客。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为水乡人家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施全宝也没有太多心思在那几亩地上了。她给游客摇起了小木船,摇一次船能挣30元,一个月的进账据说并不比回乡蹬三轮的丈夫少。这位农家大婶如今满脑子是经济账,一边接受记者采访,还一边唠叨“今天上午本来可以摇上一船呢”。
  1996年,施全宝一家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变。一家日本开发商看好了周庄的旅游业前景,打算在镇上建一个1500亩的高尔夫球场,施全宝所在的龙凤村成为首选宝地。龙凤村土地被批租出去后,镇政府给每家农户补贴8.8万元,让他们在小镇新区盖新房。
  90年代的最后一年,记者有幸走进了施全宝的“第三个家”。崭新的白楼,干净的院落,宽敞的房间,现代的装修,令一家四口蜗居斗室的我实在是艳羡不已。这次盖房是儿子经手的,“铁算盘”费为民笑眯眯地说:“他用政府的补贴款盖起这房,少说还剩下了1万块钱。”
  “保留老镇风貌,开发新区建设”,镇委书记屈玲妮曾向记者介绍过周庄小城镇建设的思路。纳入新区规划后,将转为城镇户口的施全宝一家就算彻底洗脚进城了。
  “家里没地了,心里踏实吗?”站在新居阳台上,看着周围一栋接一栋的白色新楼,记者忍不住发出疑问。
  “这有啥不踏实的,城里那么大个市场,那么多活,还没有咱一碗饭吃?”有十几年“工龄”的费为民说这话时充满自信。然而记者留意到,对土地一往情深的施全宝,眼角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采访结束后,为了补上施全宝误工的损失,记者如约坐了一回她摇的小木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