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当代红嫂——记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宋顺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05
第1版(要闻)
专栏:

当代红嫂
——记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宋顺女
本报记者张玉来
编者按:我们眼含泪水,满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编就了这篇通讯。宋顺女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军人妻子、军人母亲和杰出的优抚工作者,以“为牺牲者作出牺牲,为奉献者作出奉献”的崇高情怀和动人业绩,铺就了一条闪光的爱国拥军的人生历程。在宋顺女身上,体现了爱亲人、爱家庭、爱祖国、爱军队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情操的完美统一。宋顺女作为一个爱国拥军的典范,充分反映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感召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大生命力,军政军民团结的强大凝聚力。我们的时代需要宋顺女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宋顺女这样的好公仆,我们的祖国需要造就更多的宋顺女式的爱国拥军模范。
25天新婚蜜月。27年高位截瘫丈夫和不幸家庭的精神支柱。她说:“爱祖国就会真诚地爱为国奉献的功臣”
28年前,24岁的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小沙河乡党委副书记宋顺女与成都军区某部指导员李龙禹喜结良缘。新婚燕尔25天,李龙禹便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美丽善良、温柔贤淑的妻子归队。
翌年仲春,顺女生下一个男孩,还未盼来苦苦思恋的丈夫,她年轻的心就经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丈夫李龙禹在一次国防施工中,因抢救战友身负重伤,高位截瘫。消息传来,正在坐月子的顺女不顾一切地抱起孩子,日夜兼程赶到部队,看到瘫痪在床、再也无法站立起来的丈夫和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宋顺女难以自持,顿觉眼前一片漆黑,昏厥过去。
在军区庆功会上,宋顺女亲耳听到丈夫冒着生命危险,17次抢救战友和人民财产的感人事迹,听到了成都军区宣布命名丈夫为模范共产党员、荣记一等功的决定,两眼不禁溢满了泪水,顺女从心底为有这样一个英雄丈夫而自豪,对既是丈夫又是共和国功臣的龙禹爱得更深了。她决意挺起腰板,用妻子的挚爱、家庭的温馨熨平丈夫躯体与心灵的伤痛,绝不能让丈夫流下鲜血后再流下泪水。
但是丈夫把宋顺女叫到床前说:“顺女呀,我已经失去做丈夫的能力,你才20多岁,应该再成个家。我住在医院,有国家照顾,你不用牵挂,我不能误了你的幸福和前程,咱们离婚吧!”
宋顺女明白丈夫是在为自己着想。她深情地对丈夫说:“看你都说些什么呀!你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牺牲和奉献,我有什么理由不能为你做出牺牲和奉献呢?再说公婆年事已高,你的伤已够他们痛苦的了,我怎么忍心给他们受伤的心灵再添新伤呢?从现在开始,咱们谁也不许提‘离婚’二字,天大的困难我们共同承担!”顺女纯真、美丽的心灵使英雄丈夫泪如泉涌,如孩子一样号啕大哭起来。
李龙禹在成都部队住了10年医院,宋顺女为探望丈夫往返奔波过13次。每一次都是几千里行程,换五次车,历时七八天,赶到部队医院,她早累得快要散架了。1981年,宋顺女又作出一项深思熟虑的选择:把李龙禹从部队医院接回家中,把本由部队承担的重担压在自己的肩上。她要与英雄的丈夫朝夕相伴,共同书写人生的篇章。从那时起顺女十七年如一日,日夜照料丈夫。白天上班再忙再累,夜晚也要坚持定时给丈夫翻身接大小便,擦身清洗。时间长了,宋顺女身上的生物钟也发生了变化。每逢假日,或稍有空闲,宋顺女便用轮椅推着丈夫逛公园,看电影,看球赛,让丈夫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外边精彩的世界。1994年仲夏,宋顺女和丈夫的几个战友把轮椅推上了旅游车,使卧床23年之久的丈夫平生第一次目睹了神奇壮美的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有灵,也该感动流泪了。
27年,病榻前、轮椅旁,夫妻相依相伴,宋顺女向人民子弟兵,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崇高、圣洁的灵魂。她用感人肺腑的爱,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创造了瘫痪病人27年无褥疮的奇迹。在军区召开的优秀军人妻子会议上,宋顺女作完报告后,一位已决意离丈夫而去的军官家属走到宋顺女面前,满脸羞色,愧疚地说:“宋大姐,我要学习你的榜样,做一名好军嫂!”一位老将军庄重地把右手举到帽檐下,动情地对她说:“你不愧为爱国拥军的一代楷模,有你这样的好军嫂,我们心甘情愿去为祖国流血牺牲!”
丈夫致残,她送小叔到军营。小叔牺牲后,她让儿子、侄子、侄女穿上军装。她要开新时期满门忠烈、竭诚报国的家风
李龙禹致残后,母亲一病不起,父亲撒手人寰。作为长媳,身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的宋顺女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主心骨。两个小叔信赖她,婆婆更依赖她。
龙禹致残的第二年,顺女与丈夫商量,把三弟哲禹送到部队,实现长兄未竟的心愿。龙禹理解妻子的衷肠,夫妻俩一拍即合。可是消息传出,亲属们不干了,一片反对声:“哲禹已经当了工人,何必再去当兵呢?”宋顺女满怀真情地对三弟说:“哲禹呀,嫂子想送你到军营,是因为当兵锻炼人,出息人,去还是不去,主意由你自己拿!”哲禹毫不犹豫地说:“嫂子,我听你的!”
在送哲禹踏上军旅生涯的路上,宋顺女殷殷叮嘱小叔:“三弟,你哥哥是人民的功臣,你当兵后,可不能为他抹黑呀!嫂子希望你比哥哥干得更好!”1976年夏,宋顺女专程到部队看望哲禹。哲禹说:“嫂子,你真是太辛苦了!我已经超期服役了,打算今年要求退伍,把哥哥接回家,也好帮帮你。”哲禹一片好意,却不料嫂子一听就火了:“嫂子送你来当兵,是要你像哥哥一样报效祖国的!只要部队需要,你就不能打退堂鼓!”一席话说得哲禹羞愧难当:“嫂子,我错了!我一定干出个样儿来给嫂子看!”哲禹在部队7年,光荣入了党,荣立二等功,被破格从战士提升为副连长。然而谁会想到,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在保卫祖国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噩耗传来,宋顺女的心碎了,沉积多年的泪水奔涌而出。
时光荏苒,在浓浓的拥军报国家风熏陶下,李家的第三代也都长大成人了。宋顺女又萌生了一个念头,想把夫妻俩生命的支柱、生活的希望———独生儿子李杰送到军营,继承父辈未竟的事业。亲戚知道后纷纷劝说:“我们李家对部队的贡献够大的了,再不能把孙子也献上去了。”懂事儿的李杰去问奶奶该怎么办,老奶奶眼含泪水,颤抖的语调透着刚毅:“听你妈的!”李杰踏着父辈的足迹,在慈母热切期盼的目光下,义无返顾地走进了军营。
接着,宋顺女又动员二弟李京禹把独生子李强,劝说三弟李哲禹的遗孤李继红相继走进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命运对李家的考验似乎没有尽头,1998年8月已成为中尉军官的李杰刚刚度完新婚蜜月,突然高烧不退,被诊断为白血病,并且到了晚期!挽救儿子的性命,要做骨髓移植手术,那可需要40万元呀!丈夫无法控制内心的凄苦,终日泪流不止。
宋顺女把难忍的痛苦埋在心里。待丈夫睡熟后,她独自一人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那块已挂了35年的“光荣军属”牌匾,还有那块三弟用生命换来的“烈属光荣”牌匾。这位坚毅、刚强的女性,此时也不觉涕泪横流……然而任何人间苦痛都动摇不了这位伟大女性竭诚拥军报国的坚定信念!趟过一阵泪水,她心底涌动的依然是无怨无悔的豪情!
李杰患白血病的不幸消息传开后,震动了延边州,社会各界都伸出援助之手。不到3天,凝聚戍边将士真情实意的10万多元捐款便送到了宋顺女手中。那些赴延吉采访宋顺女的新闻记者们,为从死神手中夺回这位伟大母亲儿子的生命,也纷纷捐款相助。
“爱祖国就要为国家分忧”。子弟兵称她“阿妈妮”,军人家属称她“娘家人”,人民群众称她为活着的雷锋、孔繁森
宋顺女对丈夫深沉的爱和对家庭的满腔情,使她对拥军优抚工作充满真挚的情意,产生一种心灵的沟通。延边素有“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之誉。这里是抗联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军烈属和伤残军人较为集中的地区,优抚任务繁重。转入民政局工作的宋顺女以柔弱的肩膀和坚强的毅力,一肩挑起沉重的家庭负担,一肩挑起繁重的工作重担,把党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送到这些共和国功臣的心窝里。
年过七旬的老烈属阎明淑,当年新婚只有几个月,丈夫就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那时她任村妇女主任,也在一次执行支前任务时被地雷炸掉了一条腿。宋顺女第一次见到老人时,她正在一间低矮潮湿狭小的草房里,拖着假肢吃力地往外淘雨水。宋顺女从此把老人当成亲生母亲,经常去探望她,肉粮菜蛋,缺啥买啥;洗头、擦澡,啥活都干,整整十年没间断。1985年宋顺女帮老人调进了55平方米的新楼房。有一年春节,宋顺女用轮椅推着丈夫李龙禹,带着食品上门去认“妈”。老人见到高位截瘫的李龙禹,抱着宋顺女失声痛哭起来:“怎么也没想到你当家的也是个伤残军人呀!早知这样,咋也不能让你为我操这么多心呀!”1992年,80多岁的阎明淑老人含笑离开了人世,宋顺女像送亲生母亲一样为她送了葬。
老烈属俞松柱,丈夫和儿子都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精神受到巨大刺激,患了严重疑心病,总是怀疑有人要害她。就是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宋顺女也能用火热的心肠,使老人对她比亲生女儿还要亲。老人一到民政局,就说是来找闺女。同事们也习惯了,总是喊:“宋大姐,你妈来了!”
宋顺女来延吉市民政局工作时,城乡有10位烈军属孤寡老人,宋顺女把她们个个记在心上,帮她们修房扒炕、求医寻药、搬迁新居、济危解困……先后谢世的8位老人临终前都叨念着宋顺女的名字。抗联老战士朴昌淑活了96岁,她逢人便说:“没有顺女呀,我活不到今天!抗联那阵子,我们用头发织的袜子,做的鞋垫最暖和。现在把我们的头发都剪下来给她织袜子,做鞋垫,也报答不了她的恩德啊!”
近几年,宋顺女又与一名同伴把全市乡镇街道跑了个遍,走访了340多户军烈属,行程达1400多公里,摸清了全市优抚对象的现状。同伴们都称她是优抚工作的“活档案”!
宋顺女还把对军人的敬重倾注在为军嫂们的排忧解难上。有的军官家属工作调动遇到麻烦,她就四处协调,帮助解决;有的分配住房受到不公正待遇,她就据理力争,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有的子女入学遇到“土政策”的制约,她就奔波忙碌为他们创造优惠的条件。谁也说不清她为军嫂们跑了多少路,付出多少艰辛,受过多少委屈、误解和非议。仅1992年以来,在宋顺女和同伴的共同努力下,就先后为64名军官家属解决了住房,为56名军官家属安排了工作,使82名军官子女进了满意的学校。驻军领导和家属亲切地称宋顺女是“娘家人”、“好大姐”、“好阿姨”,人民群众和机关公务员称她为活着的雷锋、孔繁森。
每逢新年、春节、“八一”节,或遇到部队设防、施工、执行野营拉练等重大任务,宋顺女总是倾注全力,积极协调做好拥军工作,重现了一幕幕“猪哇,羊啊,送给亲人解放军”的感人景象,同时也把“阿妈妮”的形象深深印在了子弟兵的心坎上。
宋顺女“为牺牲者作出牺牲,为奉献者作出奉献”的崇高情怀,她27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强烈地震撼了延边州朝汉军民和东三省广大军民的心。人们由衷地敬佩她,爱戴她。她的动人事迹广为流传,众多年轻人以她为榜样,重新锁定人生的坐标。党和国家也给予这位平凡而伟大女性以崇高的荣誉:她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被沈阳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人民好公仆”。
在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中,宋顺女不知不觉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快要退休了,可她还在为优抚工作殚精竭虑,操劳奔波。一些人不理解:“你到底是在图什么?”宋顺女说:“我图的就是让那些军人妻子们,那些与我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的姐妹们脸上多一些欢笑,少一些愁容;图的就是我们的军人兄弟在部队多一分安稳,少一分牵挂!就为这,吃苦受累一辈子,我也心甘情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