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连康山作证——河南新县村村通公路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8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连康山作证
  ——河南新县村村通公路纪实
  高云才郭忠安
  连康山,位于河南新县中部,主峰大风尖,海拔775米。史志记载:“三国时连康在此立寨”。寨外有三关,关内群山起伏,丛林密布,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千百年来,山里人在深山老林中过着几近原始封闭的生活。贫穷和封闭像大山一样困扰着山民……
  地处新县东部山区的周河乡,距县城只有21公里,却要经过数十处艰险地段,一到雨雪天气,则无法通行。田铺乡是新县优质林果的重要产地,每年收获的数十万公斤板栗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通往该乡公路的路况极差,运输困难,群众只好就地出售,价格要比山外低一半。
  新县“行路难”的现实,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成为新县一班人的共识。原新县县委书记郭世光说:“作为贫困山区,要发展市场经济,要脱贫致富,就必须加快公路建设。”
  盼路,修路。共同的心理,共同的愿望,政府和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1994年10月1日,以改造新县干线为重点的公路建设攻坚战在浒湾至八里畈路段拉开了序幕。
  全县2万余名筑路大军在16.7公里路段摆开了一字长蛇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设者们昼夜奋战在筑路战场。饥餐干粮,渴饮溪水,将一道道长岭贯通,深涧填平,平坦宽阔的路基在建设者的汗水中延伸。
  1995年,第一条县乡油路在八里畈建成。到1996年,南信叶线沙浒段铺油工程竣工。1997年先后完成了三路一桥工程,即县城潢河北路新建工程、南信叶浒吴段改建工程、香山防汛公路金水段改建工程及火车站公路大桥。1998年,完成了南信叶吴千段改建工程、106国道新县段改建工程和潢河北路铺油工程。同年,在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
  这是新县公路建设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据统计,5年间,全县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1.28亿元,其中上级投资6700万元,民工投劳折款6100万元。
  5年间,共完成路基土石方810万立方米,修建大桥1座,中小桥梁58座,改建、新建等级公路307公里。劈开大小山头115座,填平沟壑76道,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红旗渠”工程。
  在南信叶改建工程冲刺阶段,参战乡镇为了保证工期,秉烛夜战。
  为了修通致富路,全县群众只要一声召唤,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没有报酬,没有补贴,自带粮草,自带被褥,喝河水,睡石坎,从没怨言。千斤乡在实施爆破中,有一个装药1800公斤的大炮出现哑炮,空气顿时紧张。紧要关头,共产党员、村民组长王文昌主动请战。哑炮排除后,有人问他当时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我下去时,就没打算再上来。”
  1998年12月22日,对于陡山河乡连康村村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连康村通车了。这一天,汽车第一次从县城直接驶进了连康村,新县最后一个不通车的村子实现了公路通车。
  我们来到连康山时,见到的依然是层峦叠嶂,云雾袅袅。新县副县长吴成才指着山上说,现在,群众开发荒山的热情高涨,这儿是板栗,那儿是茶园。
  公路建设,有力地推动新县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亿元,财政收入53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938元,农民人均山上林果收入达到80元,65%的农户盖上了新砖瓦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