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不朽的旋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9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十二月九日刘炽的中学参加游行,向临潼前进,要求蒋介石不要继续内战,组织统一战线,他在示威的前排……刘炽决心要做一个革命者而非一个银行家的儿子。他逃出了家庭参加了红军剧团……他真是一个少年天才,戏院一个受人欢迎的演员(这时他在红军人民剧社),他会模仿无论什么,有一大张小调和小贩叫卖的节目单,那些都是他小时候零星学来的,他演出一节很好的中国拳术。……他机敏的才智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时常使我惊异的地方。”——宁谟·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不朽的旋律
  傅庚辰
  1948年3月,我报考刚成立的东北音乐工作团,在考场上考我的考官就是刘炽同志。他问我:“读过几年书,会识谱吗?”我说:“读过四年,不会识谱。”于是,他让我读了一篇课文,再唱一首歌。我当时唱的歌曲就是在我们小学课堂上学的《解放军打胜仗》,我唱得很流利,看得出他是满意的。他微笑着问我:“你知道这首歌是谁作的曲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是我作的。”我当时眼前一亮,惊讶得没说出话来,心想,真了不起,能写出这么好听的歌来。从此,刘炽同志的形象,在我心中扎下根。
  时隔不久,在哈尔滨举行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音工团为庆祝大会的召开,举行专场演出,演出的主要节目就是由胥树人、侯唯动、晓星、井岩质作词,刘炽作曲的《工人大合唱》。刘炽既是作曲又是指挥,代表大会的反响十分热烈,演出很成功。我当时十二岁,既没能力参加乐队又无资格参加合唱队,只是在剧场前台帮助维持秩序,所以观众的热烈反应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随着辽沈战役胜利的部队,我们进了沈阳,成立了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我被分配到音乐系第三班学习,刘炽同志在东北鲁艺音工团担任演出科长兼音乐系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调进北京,我鲁艺毕业后也多次调动,因此长达十五年我们没有见过面。直到1964年我为故事片《雷锋》作曲曾到过沈阳,刘炽同志当时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他曾请我和辽宁歌剧院的刘钢、李荫中、李国斌等几个原东北音工团的“小鬼”吃饭,一起叙旧。此后又是近三十年没见过面。再见到他时,他已调任煤矿文工团总团团长并已离休。1994年3月,结合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我以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名义,邀请他为全院作报告,请他结合自己所走过的创作道路,现身说法地讲述毛泽东文艺思想。这场报告内容丰富生动,反响十分热烈,很有教育意义。这既使我感到惊喜,也在我预料之中。因为他的大量作品及其社会效果早已说明了这个问题。
  刘炽的一生创作了十四部歌剧,上千首歌曲,多部器乐曲,以及舞蹈音乐,话剧音乐,广播体操音乐。他笔下的作品之多、题材之广、质量之高是罕见的。可以说,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最有成就的伟大作曲家之一。据不完全的统计,在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的各种晚会中被使用作品最多的作曲家就是刘炽。《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翻身道情》、《英雄赞歌》、《新疆好》都在被演唱,尤其是合唱《祖国颂》几乎已成了专业或业余合唱团的必唱曲目。一代又一代的人唱着刘炽的歌曲走过了昨天,来到了今天,又将唱着他的歌曲走向明天。
  我敬仰刘炽,刘炽在我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