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小城镇“大”襄樊——从襄樊看小城镇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小城镇“大”襄樊
  ——从襄樊看小城镇发展战略
  本报记者费伟伟
  如果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农民前所未有的种田积极性,是农村第一次飞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为农民奔小康插翅的又一次飞跃;那么,进入90年代以来,涌现出来的农民争相进入小城镇,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便是亿万农民渴望“圆梦”的第三次飞跃。
  1998年底,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在襄樊市详细考察后,慨然而叹:“襄樊农村经济发展一派生机,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省委书记的感叹发自这样一组对比鲜明的数字——
  襄樊市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起步于1992年。到1998年底,集镇个数由192个增加到310个,集镇建成区面积达210平方公里,比1992年增加1.13倍;
  农民人均收入由763元提高到2310元,比1992年增加2倍;
  人口城市化率由24%提高到37%,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
  在小城镇兴建市场450个,年交易额达40多亿元,比1992年增长3.4倍……
  1992年以来,襄樊市对小城镇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为61.7亿元,而其中80%以上是农民自己掏的腰包。正如有专家在襄樊考察后所说,是农民自己生产了“小城镇”这个“短缺商品”,然后自我消费,并带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襄樊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89亿元,比1992年增长3.9倍。小城镇,“大”了襄樊!
  中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如何建设小城镇?“以农兴镇、以镇促农”,襄樊的探索更有意义
  襄樊居内陆中原,汉水中游。这是个相当典型的中部农业地区,下辖9个县、市、区,总人口558万,其中市区人口70万,城市小,农村大,和广大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一样,襄樊的优势在于农业。它素有“湖北第二大粮仓”之称,其粮、油、猪、牛、羊、禽产量在湖北省均居前列。
  与本地农村生产力布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襄樊市小城镇的发展走了一条“以农兴镇、以镇促农”的路子,主要依托农产品、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力的优势,建设以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为主体的小城镇。
  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用5个“80%”概括襄樊小城镇的特色:310个小城镇中,以农副产品和资源加工、交易为主的占80%以上;小城镇居住人口80%以上是农民;小城镇的企业80%以上由农民经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80%来源于农民;小城镇商品零售额的80%靠农民实现。在襄樊,有几个人物名闻遐迩:兴隆镇的施朝江,一家有6辆汽车,带动镇上大大小小600多户跑运输;七方镇的马志平,一人一年销售芝麻5000吨,相当于5个乡镇年产量的总和;店垭镇的王大顺,一个人建起个仔猪交易市场,让原先冷冷清清的山里小镇车来人往……这些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角色,一翻底牌,全是农民。
  到1998年底,襄樊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已达9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26%;转出耕地8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12%。以城镇市场为依托形成的种植大户达16万户,养殖大户20多万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5和1/4;实现产值分别占种植业、养殖业产值的1/3和1/2。真个叫“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在1998年的农民纯收入中,40%来源于粮棉油,30%来源于多种经营,30%来源于小城镇。
  无疑,相对于人们熟悉的苏南、温州,襄樊的小城镇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新路。而这一探索,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更具意义。
  小城镇是个结合部,小城镇建设必须结合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一句话,小城镇不能唱“空城计”,要有主导产业支撑
  借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东风,襄樊市小城镇建设于1992年拉开序幕,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小城镇新发展战略》。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刚开始时,有些地方把小城镇建设简单理解为建几条街,盖几栋楼。有个镇建了好几公里的街道,镇干部满心以为是为群众办了件好事实事,然而群众却把告状信写到了县里。因为街起来了,市场没起来。建街加重了农民负担。
  失误使人清醒。襄樊市各级领导在反思和总结中统一了认识:小城镇不能唱“空城计”,一定要以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作支撑,要致力于主导产业的培植、特色经济的推进、市场流通的发育。
  以实践为根基的认识总是具体而充实的。襄樊市委常委张克禄曾任襄阳县委书记,他说当时襄阳提出的指导思想就是:农村有什么产品生产基地,城镇就建什么龙头加工企业,把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和乡镇企业小区。
  襄阳县程河镇抓住当地特色大种柳条,全镇6010户就有4000户从事柳条种植、加工和销售,年销售额达1.14亿元。有2000多名农民离土进镇,安家落户,从事与柳编有关的二、三产业。
  市场是产业化最大的龙头,又是孕育小城镇的母体。小城镇一旦获得产业支撑,市场的日渐繁荣自然便是题中之义了。比如襄阳县张湾镇刘集,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花生批发市场。这个市场的基础是刘集2.5万亩花生基地,由此市镇上出现了300多套加工设备,也由此出现了400多个经销大户,从而培育出一个货销10多个省市、年成交额近亿元的大市场。
  企业和市场就像纽带,把分散的农民和小城镇、把小城镇和广阔的大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小城镇不仅成为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更成为对城乡市场乃至整个地方经济牵动力很强的结合部。1992年到1998年,襄樊农村商品率由40%提高到80%,成为全国第二、湖北第一个地级“吨粮市”;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2.66亿元,比1992年增长3.36倍,年均增长22.38%。
  小城镇是个新舞台,是机遇,也是挑战。襄樊的答案是:有多大的荷叶包多大的粽子,关键要尊重农民意愿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位于鄂、豫、川、陕结合部的襄樊,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然而穿行在襄樊境内,新建的小城镇几乎没有一个是沿着国道、省道顺路跑的。规划之功显而易见。
  一座城镇不能唤之即来。在一土一石的建设中,规划的优劣决定了它是丰碑,还是败笔。“我们较早注意到了小城镇的规划问题。抓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前提,是龙头,是灵魂。决不能撇开规划,轻率上马,一时求成之功,永久遗憾其过。”襄樊市市长罗辉对记者说。
  早在1994年,襄樊市各县(市)就分别制定了小城镇建设“九五”规划与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乡镇一级的小城镇规划,县(市)里定不得,需襄樊市论证。
  襄樊市在小城镇规划上定了几条硬杠子:一是超前,保证规划三五十年不落后;二是统一,市、县、乡三级同步规划;三是科学,搞棋盘式,不搞骑路式,以路代街;四是严肃,领导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建设小城镇是历史给中国农民展开的又一个崭新舞台,是机遇,也是挑战。建设小城镇会不会加重农民负担呢?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毫不含糊地回答:“不抓小城镇,农民就要抛弃我们;不讲方法搞摊派,农民就要反对我们。我们始终强调一个原则:顺应时代潮流,尊重群众意愿。让农民成为城镇建设、投资和消费主体。”
  记者在谷城县采访时了解到,这个县至今还有两个山区乡没有建小城镇。记者问县委书记周元霄,县里为什么不补上这个空白?
  “有多大的荷叶包多大的粽子。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设小城镇是需要条件的,我们不能凭主观意愿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否则,城镇建起来也是座空城。”周书记回答。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投资,而是观念,怕就怕我们的观念落在群众的后面。襄樊的小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1/6,而去年的消费已占全市的1/3,许多小城镇的农民已过上了现代生活。看来,农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并不是遥远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长期关注、研究小城镇建设的市委副秘书长陈文海如是说。显然,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襄樊市各级领导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