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天网寻人故事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3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前不久,在四川成都诞生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用于寻人的网站——天网。网上寻人,独特新奇,耐人寻味,它不仅展示了因特网这一新媒体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映射出办网人的一片真情——
  天网寻人故事多
  本报记者刘裕国
  11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检察院内的天网网站办公室,耳闻目睹,捕捉到这样几组天网寻人的长焦镜头。
  镜头之一:今年6月4日始,成都市几家新闻媒体相继播发了一条相同的寻人启事:“65岁的张婆婆6月3日从九眼桥附近离家出走……”张婆婆曾因练“法轮功”导致精神失常,女儿、女婿万分焦急,直到6月15日仍没有母亲的消息。遍寻不到母亲的女儿,在6月16日无意中见到一家报纸刊登的《我国首家寻人网站开通》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于中午11时找到网络负责人曾丽。曾丽立即安排员工在网上刊发张婆婆的信息。两个小时后,消息传回来:6月3日,曾有一位老人在九眼桥投河。曾丽马上陪同张婆婆的女儿、女婿前往成都锦江公安分局询问,他们看了验尸图片和资料,才知道那个投河人就是张婆婆,女儿、女婿顿时泣不成声。他们痛恨“法轮功”给母亲造成的恶果,感谢天网帮他们找到了母亲的下落。
  镜头之二:6月26日,四川阆中市高观乡五村七组青年农民赵国胜从报上获悉我国首家寻人网站开通的消息,昼夜兼程,赶到天网寻人事务所,泪流满面地请求上网寻幼女。他一口气讲明事情的原委:1996年,赵国胜与一流落阆中市的云南代姓女子结婚,生下一女,取名兰兰。第二年,赵国胜南下广东打工,赵妻不辞而别,将女儿偷偷带走,并捎信让赵国胜带巨款去取回女儿。等赵国胜赶到云南,赵妻又带着兰兰不知去了何处。
  天网寻人事务所向全国发布了这一信息。从第二天上午起,就陆续有几十封电子邮件发送到天网,十几个电话打到天网办公室。众多网络用户和国内十多家互联网站纷纷向他们提供赵妻和兰兰的消息。天网寻人事务所所长曾丽带领她的网站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一方面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信息提供者进一步对话,一方面对反馈的几十条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处理,进行跟踪调查。
  经过艰苦努力,他们终于搜索到赵妻的确切消息:她已改名为代解芬,嫁给了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吕前村一个姓钱的孵鸡专业户。
  天网负责人曾丽立即与浙江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并为赵国胜前往浙江接回自己的女儿作了详细安排。几经辗转,7月3日,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赵国胜终于在皤滩乡找到3岁的小兰兰。
  如今,一件件网上寻回离散亲人的动人事迹,已经在蓉城传开。天网寻人,已经受到老百姓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称赞。当记者问起办网人曾丽的初衷,她回答是千里寻亲引发了建网寻人的创业梦。
  1997年夏天,在川北某市一家外企工作的曾丽的表姐患绝症,因不愿意连累家人,独自出走,一去几个月无音讯。为了找回亲人,曾丽跑遍了北京几十家医院,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表姐找到。在千里寻亲,历尽艰辛的切身感受中,曾丽想,如果能开办一个专业的寻人网站,改变传统的寻人方式,该会为多少人减轻痛苦?于是,曾丽辞去原来的工作,告别外企的优厚待遇,开始创办天网寻人事务所,创建专业寻人网站。
  曾丽用爱和泪水经营她的寻人网站。她拿出自己十多年来的几十万元积蓄,购计算机,租办公房,付员工工资。自己省吃俭用,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把每一分钱都用于网站建设。几名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自愿放弃去大电脑公司的机会,来到天网网站和曾丽一道开辟这项新的事业。网络寻人,不仅要在网络上发信息,还要与诸多部门配合,工作复杂而艰苦。有一次,为了寻回几名失踪的少女,他们曾遭到歹徒的恐吓和报复,但他们义无反顾。他们开展网上寻人,收费很低,对经济困难者实行免费。
  天网寻人开通以来,已发送寻人资料70多万字,图片70多张,已为5个家庭找回失去的亲人。曾丽说:“网上寻人大有可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寻人,信息更快捷、更广泛、更持久。”她还说,她很感激因特网,天网不但改变了她的命运,而且“链接”了千万人的情感。
  图片说明:赵国胜与女儿在“天网”重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