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八一镇中看变化———藏东南纪行(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3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远行记

  八一镇中看变化
  ———藏东南纪行(二)
  本报记者王建新
  到八一镇时已是晚上9点,远远地看见波光闪闪的尼洋河,小城依山傍水,灯火闪烁。进入市区,绿树成荫的混凝土道上,汽车一辆接着一辆,道路两旁,多是两至三层的小楼,商店、饭馆、卡拉OK厅一个挨着一个,霓虹灯制作的店铺招牌、广告牌等让人目不暇接。
  有着3万多常住人口、城区面积已达4.5平方公里的八一镇,3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滩,周围仅有几个村庄,200多农牧民大概是最早的“市民”。一直到80年代中期,八一仍难称“镇”,林芝地区城建委主任易湘辉告诉记者,他1985年来到这里时,全镇上下仅有一个百货店,一个小吃店和一个小饭馆。所到之处,全是鹅卵石路面,一星期可穿坏一双皮鞋。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八一镇开始“大兴土木”,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的1995年至1998年,八一镇内共安排基本建设投资2.8亿元,建设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混凝土路面9.9公里、给排水管道17公里,相当于前十年的两倍。厦门广场位于八一镇的中心地段,电信大楼、百货大楼、新华书店、银行大楼四面矗立,八一大街、福建路、香港街和珠海路向四方延伸。街道上,椭圆形的“国际国内直拨”标牌随处可见,移动电话也早已开通,而仅仅四五年前,刚刚抵达这里的第一批广东、福建的援藏干部为给家里报个平安,竟不得不在深夜排长队打电话。地委、行署轮流用电也已成为过去。
  穿行在八一镇的大小街道,仿佛就在江南水乡的某个园林漫步。小城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都是淡淡的清香,道路两旁均是整齐的常绿树木,街心散布着片片绿草,草坪中常有摇曳的白色或黄色的小花,看似漫不经心,实却匠心独具,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
  与内地的一些中小城市相比,八一镇商品的丰富程度和个体工商业的繁荣也让人吃惊。内地有的,这里几乎也都能找到。在珠江市场,记者看到,虽然时值淡季,但这个拥有近35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内仍热闹非凡,本地产的以及从四川、云南等地运进来的鲜菜、瓜果、鱼肉等琳琅满目。一个名叫拉姆的中年藏族妇女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摊上出售的时鲜蔬菜全是自家种的,就靠这四五平方米大小的一个小摊位,她家每年又多了3000多元的纯收入。地区工商局的王科长介绍说,目前,八一镇的个体工商户已超过1100家。
  题图:八一镇厦门广场。王建新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