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忌以“私谊”害“公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3
第11版(党的建设)
专栏:“三讲”漫笔

  忌以“私谊”害“公义”
  兰忠平
  领导干部讲正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机关内部中“私谊”与“公义”的关系。
  在机关呆长了,就知道往往有两种人很不协调但并存:一种是综合素质强,领导离不开的;一种是关系很硬,一般领导搬不动的。这后一种人尽管为数不多,但影响不好。他们往往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完成任务没办法,拉关系找靠山有门。有的机关风气不正,很重要的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人。
  存在这种现象,有当事人自身思想素质差的原因,但根子在领导。这些“凭关系生存”者因自身素质不高,调进机关大多数是凭关系进来的。他们往往是某些领导的战友、同乡、同学的子弟、亲戚,或是“忠实”于自己的部属。有的领导明知这样不对,却怕人埋怨或指责自己不讲“义气”,或担心在位不搞点“投资”,日后没有感情“存款”,浪费了“资源”,因而敢于迎“难”而上。
  机关有了这些人,就不可能有好的风气和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开拓前进,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人才。首先,偏爱了这些人,实际上是保护了平庸落后和懒惰,埋没了人才,挫伤了多数人的积极性,损害了先进和勤奋。在庸人活得潇洒的单位,往往是能人受气的地方。其次扰乱了“比赛”规则。素质好、出力多的得不到好的报酬,却让那些不会干活的人尝到甜头,这不是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吗?再次,搞亲亲疏疏,似乎很人情味,却容易助长“小圈子”的形成,从而涣散了集体凝聚力,机关你争我斗,互相拆台,成了一盘散沙。对个别领导来说,可能因此会得利不少,但对组织来说,其危害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这种坏风气会孵化、滋生出新的落后和腐败,其影响极其深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