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加快改革和发展迎接西部大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4
第2版(经济)
专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4)

  加快改革和发展迎接西部大开发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在困难和矛盾比较多的情况下保持了全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
  (一)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抓住干旱缺水这个主要矛盾,大力推广“南塘、北窖、关中井”的群众治水经验和旱作农业技术。去年旱塬地区地膜小麦播种248万亩,每亩平均增产90公斤左右,今年秋播扩大到400万亩。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苹果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全省苹果产量40亿公斤左右,预计产业总收入在百亿元以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全省已有98%的农户签订了新一轮土地延包合同。总结推广了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经验,今年有17个县、50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力度,从省级部门做起,彻底清理涉农负担文件,全面实行“三提五统”限项定额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
  (二)认真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全省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484户。我们首先全力以赴抓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第一阶段目标。今年1至9月,237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4.8%,今年底57户可以脱困,列入明年脱困计划的还有70户,这样,到2000年亏损面可降到25%以下。到今年底100户企业可完成较为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明年还有100户可以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组建了10个企业集团。纺织行业经过压锭减员基本实现全行业脱困。十五大之后,我们作出了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决定。全省已有4300个、80%以上的国有小企业实现了转制。
  (三)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缓解“瓶颈”制约。去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今年投资可达到630亿元。在建的115个重点项目,40个已建成投产,18个新项目都将如期开工。
  (四)发挥科教优势,力争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我省现有省部属科研院所111个,高等院校43所,专业技术人员85.1万人,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我们制定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科技产业化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今年全省实施的2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安排了40个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五)做大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们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冲破条块分割的障碍,组建了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对旅游产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前9个月,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5%,接待境外游客增长22.1%。
  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能够提供财源和积累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比较弱小,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很大,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启动。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一是千方百计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继续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二是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治理水土流失,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有重点地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四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更大增长。五是采取综合措施,综合小城镇建设、住房制度改革、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增长。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准备
  我们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开始做了一些工作。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江泽民同志指示精神上来。通过学习,把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动员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做好西部大开发的思想准备。
  (二)从西部大开发的高度,认识和做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主要有这样几件事:1.实施山川秀美工程,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有计划、分步骤地治理我省1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继续以交通、水利、能源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开发奠定基础。3.发挥科教优势,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4.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形成旅游、能源、电子、医药、果业等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5.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6.更好地发挥西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抓紧建设全省9个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7.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灵活政策,提供良好服务,吸引境外和东部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到陕西来。
  (三)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制定规划。我们成立了陕西迎接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配备专门工作班子,吸收专家学者参加,结合编制“十五”计划,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