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首钢组建职工转岗培训基地 一年分流15000人,减少人工费用2700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4
第2版(经济)
专栏:

首钢组建职工转岗培训基地
 一年分流15000人,减少人工费用2700万元
  本报讯通过采取下岗分流与竞争上岗相结合、组建转岗培训基地等措施,首钢走“活”了分流安置一盘棋,1998年有15000多名富余职工实现了转岗分流,仅减少人工费用就达2700万元。
  国企富余人员分流难,难在让谁分,往哪分。首钢制定了职工岗位技能测评标准,每半年由领导和职工集体测评一次,“尾者”即为富余职工,做到了公平分流。
  在此之前,首钢已为分流职工建立了多条渠道,主要渠道是各厂矿普遍组建转岗培训基地,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富余职工在这里添能耐、长本事,表现突出者还可与在岗职工一争高下,重新上岗,不但把减员增效与竞争上岗有机地结合起来,还使基地成为平衡企业劳动力余缺的“蓄水池”。
  转岗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安置富余职工自食其力增收创利的经济实体,基地人员待遇与原岗位工资脱钩,实行保底工资加效益提成,多创多收。所创利润原则留给基地,以调动安置富余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首钢在北京地区组建的转岗培训基地已达92个,吸纳富余人员2270人,加上开办三产、劳务输出等安置的人员,去年前10个月,已内部转岗分流10553人。首钢第二炼钢厂是最早组建转岗培训基地的企业,两年来共有127名富余职工进入基地,其中40多人已经重新返岗,一些人成为岗位上的骨干。由于该厂较早形成了竞争上岗的良性循环,企业经济效益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年创出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前10个月仅降低生产成本就近1亿元。与此同时,培训基地的经济效益也连年增长。此外,首钢还通过区企联手、条块结合向社会分流4048人。
  (田京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