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英雄测绘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英雄测绘队”
  新华社记者张家军张选杰通讯员何天进
  第二炮兵测绘大队是一支有着骄人战绩的“英雄测绘队”。他们先后完成了我国远程导弹试验、全国卫星多普勒网建立、全国特级网导线测量和中缅边界、中老边界、南沙—西沙—大陆联测等28项大型测绘任务,在祖国大地上屡写辉煌。
  “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受常人受不了的罪,干常人干不了的事。”这是解放军总部一位领导对第二炮兵测绘大队官兵的评价。
  1997年3月,测绘大队进行填补我国测绘史上的最后一个空白——云贵川藏极地测量。那是我国测绘史上少有的一次“险仗”。
  这里被生物学家称之为“生命禁区”,山险、雪厚、海拔高。一次,官兵们奔赴一个测量点时,路遇冰河,车辆通过时不慎陷入河中。中队长曹国金二话没说,第一个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扛起一件贵重仪器往河对岸转移。接着,一个个战士跳进冰河,在冰水中奋战了7个小时,将两卡车物资器材搬到岸上,把卡车拖出冰河。
  踏进高原极地2个多月,测绘大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先后上百次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峰雪岭,圆满完成了西藏地区国家GPS二级网联测任务。
  第二炮兵测绘大队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导弹发射提供测绘保障。1996年3月5日,新华社受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3月8日至3月15日,向东海和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测绘大队疾驰某演习区域,投入到紧张的导弹发射测绘保障之中。就在这次演习期间,上级突然给他们下达了“捕捉导弹运行轨迹和落点”等3项一般应由专门研究机构承担的极为重要的“分外”任务。这对于测绘大队的官兵来说是头一遭。面对千斤重担和重重困难,善打“硬仗”的二炮测绘大队没有半点犹豫,用最短的时间制定出了完成好3项任务的方案。在数小时内精确地标定出了12个观测站和24条方位基准。
  去年5月,第二炮兵测绘大队奉命承担某大型测绘任务,所属111个测量点位,个个位居高山之顶。而每个测量点位的建立需要1.4吨沙子、水泥、石头。山间坡陡林密无路,一切全靠人肩扛背驮来完成。山高坡陡,荆棘遍野,上下一趟平均每人要摔十多跤。100多吨沙子、水泥、石头,慢慢地运上了111个山头。要问官兵们吃了多少苦,只要看看他们那磨烂的肩背,那血肉模糊的双膝、双脚和双手,便可清楚。5个月后,111个醒目的标石指示桩敦实地立在点位上。看着这些用自己血汗换来的成果,官兵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拥抱着哭成一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