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享用祖先的遗泽——“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之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保护世纪行

  享用祖先的遗泽
  ——“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之十
  本报记者卢新宁李泓冰
  保护文物不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历史遗产的生命力在于它同时是一种现实的精神文化资源。11月22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文物保护世纪行”座谈会上,众多参加采访的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过去的22天里,我们的车辆穿越了4个省20多个县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烟雨风尘中,这样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面对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仅仅“守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沉睡千百年的历史文化融入时代的血脉,才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国真正享用祖先的遗泽。
  在第一站河北,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省博物馆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共出土的1万多件文物中遴选出的一个专题展《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副省长刘健生坦言:“河北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由于多年来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致使第一的数量没有产生第一的效益和第一的影响。”他们因此提出“做好文物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在精心梳理燕赵大地文化遗存之后,确定以两个“中山”——“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和出土“金缕玉衣”的汉代中山王墓——为河北文化的代表,精心陈设了这两个专题展览,结果一炮打响,跻身全国博物馆“精品陈列”。遗憾的是,我们无缘一睹“战国中山国”的神秘面容。这个展览正应邀在香港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活动中展出。
  此后的旅程中,我们不断重复着河北的经历:参观法门寺,不巧法门寺文物精品去了东瀛;进入西安时,恰逢“陕西文物精华展”风光无限地征服伦敦大英博物馆;挺进中原,遇到河南紧锣密鼓地筹划出国举办石窟艺术展……一度沉寂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绚烂风景中。
  不能坐守祖宗的万贯家产,这样的意识在许多地方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河南逐渐觉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搞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利用。他们提出了“死保不保死,利用不唯利”的原则,迈开了建设“中原文物史迹网”的步伐,有重点地维修和开放一批文物景点景区的计划。登封修筑了连接文物景点的环城公路,郑州把保护郑州商城遗址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安阳要参照世界惯例建立殷墟遗址公园……今年年初,还成立了以省长李克强为首的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希望以此为“龙头”,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保护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是众望所归的企盼。只有合理利用和开发才能使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山西汾河东岸小城祁县有这样的见识让记者们大为惊讶。这些年,他们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修复了明清一条街,举办了首届晋商文化旅游节,成为声名远播的旅游商贸城。还是在晋中,太谷县运用大院文化的丰富内涵建成海内外知名的民俗博物馆,实践着自己“尽善的保护,尽美的利用”的原则……
  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足以使我们的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附加值。在这方面觉悟较早的陕西受益匪浅。早在震惊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时,他们就采用边发掘、边研究、边展示的方式,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今,15年过去,秦俑博物馆的固定资产已经增至2亿多元,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不仅补充了文物保护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为地方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声誉。陕西省省长程安东满怀感慨地告诉记者:“没有文物,就没有今天陕西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就没有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文物不仅推动了陕西的文化建设,而且直接影响了这个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去年,陕西已明确要将文物这一“优势资源”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格局中。
  河北的“两个中山”,河南的殷商文化,陕西的秦唐文化,山西的两周文化,乃至山东的齐鲁文化,江浙的吴越文化……这些年来,全国各地利用文物资源打起了文化牌,带动了各省旅游业的兴起,为文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争取了资金。
  遥想上一个千年之交,契丹大举进攻北宋,中华大地上的文物资源在无边的战火中风雨飘摇。而今,随着现代化建设渐入佳境,我们迎来了一个文物事业的黄金时代。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要使我们这样一个“文物大国”真正变成“文物强国”,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走良性循环之路,让五千年文化遗产存活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