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冲破特殊区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8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社情

  冲破特殊区域
  夏悲(加拿大)
  第一次花45元钱进渥太华的“国家艺术中心”听音乐会,适逢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日。在候场中,我发现时而有人转过头来注视我。我依着那一张张好奇的脸探究过去,才察觉到整个等候大厅里悠闲摩登的绅士、女士一律全是白色人种,除我之外没有另一个黄皮肤,更没有半个黑人。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分的惊愕,一场大规模的音乐会竟成了白色人种的特殊区域?我不明白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调整了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像个稀有动物的心态,我自诩是当晚有色民族的唯一代表,昂着头进入了演播厅。
  舞台上的背景幕布是黑色的,高高的穹顶悬着直筒型和碎状的平型灯也是黑的。所有的演奏员都在黑色里裹着,唯有二战纪念日的胸花是这片漆黑中的鲜红。整个大厅的四个层面坐满了观众。寂静里,指挥的双手开始了挥动,那似有似无的音乐旋律悠悠地从远处飘荡而来。这是一场古典曲目的音乐会。乐队阵势不大,但来自英国的乐团指挥,身形姿态都非常的具有表现力。幅度大、变化多。在低沉飘渺的弦乐里,我的眼中只存在指挥那双浑圆的手。
  另一次进音乐会时我伙同了另两个中国朋友,她们也都对这种白色人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感到不悦。场子里我还发现另有一个黑人在座,这情景就像在整体的白色里上了几点颜色。那是一场贝多芬作品的专场演出,乐队较大,乐曲在深沉、低鸣、高扬、激荡之后,钢琴师像一头睡醒的雄狮把十个指头一起摁进了轰鸣的黑白色琴键。他的手指充满张力,像个杂技演员在半空中行走钢丝式的有惊无险,如履平地。他的手指灵敏活跃,在平淡无奇的琴键上高翔、低徊。我不得不佩服,白色民族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具有相当水准的。整个演奏过程,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说话或交头接耳,没有人走动,也没有人会在一大段乐曲的间歇中鼓错掌。音乐会结束时,温文尔雅的老君子淑女们全都已兴奋得年轻了。他们抛开了装模作样的斯文,和年轻人一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为钢琴家出色的表演长时间的鼓掌。毋庸置疑,西方人士在音乐的王国里对西方阳春白雪的理解力有很高的普及水平。在艺术的修身养性方面,生活在西方的有色民族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弥补。
  后来我涉足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会。记得其中有一场是意大利歌唱家的学生音乐会。它在一个教堂举行,唱的全是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和英语的咏叹调。听者中稍稍有几个东方人,其余的又都是白人。但是演唱会中有一对中国人的伴奏和演唱出乎观众的预料,并让人暗暗称奇。女歌手咬字之纯正、声音之圆润和钢琴师的默契配合,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这唯一的一对中国人成了当天晚上音乐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优秀拍档。我还看过一场合唱“神曲”的演唱会,这个演唱团成员有很多来自东方民族。“神曲”是加拿大人熟悉的赞美诗,但是要把它完整地唱下来却是合唱曲目中的一个“大工程”。然而,指挥这“工程”的却是一位来自东方的女性。虽然这是一场业余团体的演出,但是在他们不低的演出水准中,我欣慰地看到了有色民族在西方艺术领域中的强烈追求和融身进去的愿望,也看到了东方人各个方面的潜力将在未来的西方社会中无所不在。
  喜欢音乐是享受生活的一种,但是有色民族喜欢得更多的恐怕是好房、好车、好家具,或者有好存钱的倾向。其实一场好的音乐会犹如一餐精神美食,具有不可抵量的陶冶人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在家庭经济的预支中拨出一点款项?让我们有色民族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去,去冲破这块被白色民族独领风骚的特殊领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