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生命的色彩在跳跃——看吴冠中艺术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6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生命的色彩在跳跃
  ——看吴冠中艺术展
  李辉
  认识吴冠中是在八十年代初,画与人给我的印象颇不一样。八十年代他创作的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的画,清新淡雅,给人以平和静谧的感觉。我想,大概经过“文革”的风风雨雨之后,他更加留恋儿时家乡秀丽景色给他的印象,需要用水乡的温馨来慰藉疲倦的心灵。春天的江南,浅绿淡红,雨雾袅袅。在他的眼中,这素淡的色彩,也许很适合当时的心境。于是,他的笔下,平林漠漠,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浅灰色调。他把这称作“浸透着明亮的银灰”。欣赏这样的画,感觉不出激情和热烈,而是清新,甚至还带着淡淡的冷静。
  但他完全是一个激情的人。他容易激动,容易被生活中种种不平所刺激,从而发出感情色彩浓郁的评判。
  他迷恋的是艺术,他从未停止过艺术创新,更多的时候,为了艺术,他会忘掉一切。
  按照美术史家的看法,林风眠是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中最早清醒意识到应该开创一条既不是传统东方式的、又不是盲目照搬西方的艺术道路。二十世纪即将过去,当我们把整个世纪的画坛作一审视时,便会发现从林风眠到吴冠中,其间一直流淌着一道清流,它虽然没有大江大河波涛汹涌的壮观,但自有它的清澈、执著与强劲。吴冠中出色地体现着林风眠的精神。他永远有艺术的新鲜感,即便在古稀之年,他的风格也没有固定过,一直在色彩、结构诸多方面不断变化着。他坚持油画水墨画兼作。油画,中国画,西方,东方,他在它们之间寻找着交融点。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情调,但又有别于陈旧僵化的中国画传统格局。他吸收西方绘画的形式结构,来表现中国的意境趣味。他提倡抽象,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抽象派。他将抽象寓于具象之中。他来到陕北高原。起伏不平的黄土高坡,纵横交错的山褶,如同老虎身上的花纹在他的眼中呈现。这花纹是活灵活现的线条,这黄土高坡也就成了生命。在这样的对象面前,他的艺术观似乎找到了最好的载体。于是,他画中的黄土高坡,形体是起伏的高原,而生命却是具有气势的老虎。在他的笔下,线条、结构、色彩、具象、抽象等等,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艺术才是他的全部生命。他说他敬仰的是莫奈,是石鲁,是他们置名利于艺术之外的风范。当法国文化部因为他的艺术成就而向他颁发勋章时,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莫奈和石鲁。印象派的猛士莫奈,在被官方嘲笑和咒骂中探索了一辈子,当其艺术被世界鼓掌时,法兰西学院终于提供了一把交椅,请这位已经九十高龄的大师进入这堂皇的殿堂,莫奈婉谢了。“文化大革命”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已印就石鲁画集,但被迫要抽掉《南征北战》一幅作品,不得不征求作者的意见,石鲁断然拒绝,并退回了稿费。带点执拗的吴冠中便是以这样的心情崇敬忠贞于艺术的探索者,并以这样的平静看待自己获得的荣誉。
  走在展厅,浏览吴冠中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杰作,线条与色彩仿佛都是活的。它们跳跃着,与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一起跳跃。(附图片)
  ▲荷塘春秋(油画)吴冠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