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警示您:中介服务设套谨慎选择防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9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警示您:
中介服务设套
谨慎选择防欺
杨渭源
目前,中介服务业如房屋、职业、婚姻等悄然兴起,遍及城乡。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已有千家。然而,据北京市消协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9月,共受理消费者对中介服务投诉多达505件,其中涉及房屋租赁376件、职业介绍79件、婚姻介绍50件,中介服务已逐渐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主要问题有:
一、无照经营,收费混乱。当前,不少公司在经营范围内,仅有“信息咨询”项目,并没有包含房屋中介、职业介绍之类的内容,尤其房屋中介,只有取得有关部门的房屋中介资质证,方可开展中介业务。然而,许多公司却以“信息咨询”为由开展房屋中介业务,实际上属于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同时,这些公司在房屋中介时,乱收费现象严重。杨某向一家公司联系租房时,共交两笔费用,一笔是信息咨询费200元,另一笔是租房押金1000元,对方声称,如果双方成交,这笔租房押金作为第一个月的房租。然而,当杨房屋租赁未果向这家公司索要租房押金时,这家公司便提出种种理由拒绝退还。
二、虚假广告,承诺难兑。如今,不少中介服务机构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声称如对提供的信息不满意,可退还中介费,以此来引诱消费者。当消费者发现提供的信息不实或者不满意要求退款时,往往遭到拒绝。王某与一家职业介绍所联系寻找一份会计工作,对方向她保证,在四天内找到她满意的工作。她信以为真,与对方签了合同,还交了198元的介绍费。随后,她多次找对方一直没有信息。在她催问下,对方勉强介绍了一家工作单位。当她去联系工作时被告知,他们不要会计,再说也没有与这家职介所有过用人的联系。后来,对方又为她介绍了一个单位,她联系时,这单位不需要会计,只要采购员。就这样,她对这家职介所失去了信心。当她向对方索要介绍费时,对方却迟迟不退款,至今已拖一年多。
三、信息不实,愚弄客户。现在,社会上一些婚姻介绍所只顾赚钱,对征婚的男女提供的情况根本不予核实,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愚弄客户,令人哭笑不得。叶某在一家婚姻介绍所办了登记手续,并按约定交付200元的入网费,还填写了一堆单子。当他第一次与介绍的女士约会时,遇到了尴尬。这位女士在介绍卡片上明明写的是“京籍”、“未婚”,而实际上她既有孩子,又是外地户籍。令他气愤的是,一连谈了几个女士,都是在介绍卡片上写的与实情根本不相符,使他哭笑不得。
四、诈骗陷阱,空手套狼。目前,一些房屋中介机构的不法经营者采取欺骗的手段,与“房主”串通一气,坑骗消费者。胥某与一家房屋租赁公司联系在某地段租一居室住房,对方声称房子已找到,并带他去看了房,当场收取1000元费用。胥在公司业务员和“房主”都在场的情况下向“房主”交了一年的租赁费1万元。随后,“房主”也给了他一把钥匙。当晚他去查看房时,却发现此房已租给另一位女士。于是胥便向这家公司提出要求赔偿,公司以业务员已被辞退,经理不知去向为由答复:“我们不负责任,也不予赔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