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互相支持迎接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9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权威论坛

互相支持迎接挑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筹备组组长 苏金生
扶植民族制造业是国有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
电信改革、政企分开以后,即将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电信运营商,毫无疑义,应该把用户利益放在首位。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巩固扩大用户群,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是作为企业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经营目标。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扶植民族工业那是政府的事,与我企业无关。
那么,为什么中国移动通信要以扶植民族制造业为己任呢?
这首先是国有企业的使命所决定。
近十几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迅猛发展,为移动通信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预测,国内移动通信领域仅1999年就可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然而由于我国在移动通信设备开发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实力、经济实力都还无法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如果我们自己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那么1000亿的大市场、一项新兴的朝气蓬勃的产业带动不了国内制造业,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甚至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大失误。
作为拥有上千亿资产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理应站得更高一点,要有为国分忧的意识,要有大局观。这是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扶植民族制造业也是中国移动通信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移动通信是一个高技术的朝阳工业,如果移动通信运营业能带动国内科研、制造,进而带动相关基础产业,形成一个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的产业链条,实现连动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也只有这样,朝阳工业才是发挥了最大的效能。而作为服务业,老百姓是中国移动通信的衣食父母,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就会增强,中国移动通信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长远看,为国家着想就是为自己的企业着想。
扶植民族制造业要有长远眼光
扶植民族制造业关键要解决好扶植和确保网络通话质量的矛盾。移动通信是非常复杂的高新技术,而网络可靠性对于运营商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把扶植民族制造业简单化,不分青红皂白,不管设备技术成熟与否、可靠与否,大量使用国产设备,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网络质量出了问题,用户不满意最终会影响运营业的发展,而运营是我们讲的产业链条的第一环,第一环不发展,后面都谈不上。特别是“入世”后,电信服务市场放开,运营业本身也将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因此,从长远考虑,我们的原则是:在同等技术、质量、价格条件下的扶植,也就是说,扶植民族制造业的前提是保证质量,保证运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个原则虽然看起来有些严厉,但细想想,对制造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好处。
对扶植以及如何扶植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等领导几乎在每一次生产办公会议上,都要提到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指示要加大移动通信系统研制开发的力度,尽快用国内生产设备装备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这一原则,中国移动通信对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的扶植首先体现在技术开发上。从技术体制标准、科技投入、试验和改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由于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共同努力,民族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已经明显提高,国产设备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信令骨干网和智能骨干网的建设已全部采用了国内设备;全国移动通信网网管系统的全部应用软件由北京邮电大学负责开发和安装;第一、二期全国移动电话计费结算中心系统、全国客户服务中心、国际漫游客户服务中心以及各省计费系统的应用软件和集成也全部国产化,SIM卡生产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
自1999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组建以来,新购买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设备(包括交换机和基站在内)绝大部分是国内生产,国内生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移动通信系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