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踩油门”还须“清路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踩油门”还须“清路障”
曲宏政
征收利息税、增发600亿元国债、全面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财政、税收、金融措施几招并用,有经济学家称之为继去年发行1000亿元国债第一次“踩油门”之后,政府“为扩大内需第二次踩油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踩油门全面“提速”,还必须清除各种“路障”,保持良好的“路况”。
日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就国内需求不振的原因求教187位专家,结果是:“消费周期”论为主流,占40.2%。这种观点认为,新的消费周期还未到来,比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限制了农民消费;在城市,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使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稳,消费倾向下降。“体制论”排第三位,占26.8%。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旧体制的存在,人为地设置了消费升级的障碍,比如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消费信贷刚刚出台,但在利息、资格审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房地产市场,二手公房和租房市场还受到很大限制;汽车市场,国家虽然在政策上鼓励买车,但牌照难办,税费太高。目前国内市场购车所收取的各项附加费相当于车价的25%—30%,而美国仅为4%。另外其价格也太高,我国同类汽车的价格比发达国家还要高一倍。
显然,体制、政策上的众多缺陷和不协调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不容忽视。在长期短缺经济的年代里,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限制消费的措施,有的连制定它的部门都忘记了,但它还在起作用。
陈年旧账需要清理,新“路障”亦须清理。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等等,都须尽快加以解决。如此,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路况”,踩下油门的经济列车才能尽快启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