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移动通信产业群体突破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9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焦点

编者按: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协议达成,中国加入WTO已迫在眉睫。入关后,电信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刚起步的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须面对“入世”这一新情况。今天,我们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深圳华为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谈谈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的竞争力以及如何发展问题。
移动通信产业群体突破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白天亮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5年,全国移动通信用户还不足1000万,到现在已经超过3500万,估计今年底将达到4500至5000万用户,到2005年末拥有1.6亿用户。伴随着需求增长的是投资力度的加大。据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字,我国每年的移动通信投资额已经超过了程控交换机投资额,达到600亿元人民币,约占通信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移动通信不再是有线通信的补充,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拥有更为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但是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在移动通信制造业领域里,从交换机到基站设备乃至终端产品手机,无一不是国外公司占垄断地位,中国通信网上没有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系统设备在运行。
进入1998年,大唐、华为、中兴、金鹏等企业自主开发的GSM系统先后取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并陆续开始承担全国移动骨干智能网和骨干信令网的建设任务。特别是最近,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三代过渡时期,国内的厂家与国外同行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这些可喜的进展,不仅让整个国产移动通信制造业欢欣鼓舞,更让所有关心移动通信产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在移动通信领域,国内制造业的崛起意义深远。首先,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设备国产化比重的提高会给一大批原器件生产企业带来商机,并促使整个装备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推出自主开发的设备,也有助于整个移动通信设备的价格下降,为国家节省采购资金。这一点已经初步得到了验证。据了解,自从1998年我国开始有国产设备生产出来后,凡是有国产设备参与竞争的项目,进口设备普遍大幅降价,其中辽宁省今年GSM建设量约为200万户,大约16000个载频,原计划投资5亿美元,在引入国产设备后,实际只用了4.1亿美元。有人曾算了一笔账,到2003年,我国未来4年GSM设备投资总额至少为2000亿元,如果国产设备能够广泛参与各个项目的竞争,以平均价格下降1/4计,仅此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约500亿元,相当于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年平均建设投资。此外,在我国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中,采用国产设备也有利于信息安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国内厂商形成群雄崛起的局面,但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份额尚不到1/10,而且大多集中在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特别在“入世”后,国内厂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民族移动通信产业要在西方公司垄断了10年之久的市场中挤出一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还需做很多努力。
民族移动通信产业要全方位占领市场,除了自身的努力,运营业的紧密配合必不可少。记者从信息产业部获悉,目前移动通信产品在导向目录中已由允许类改为限制类管理,进口零部件及整套设备在数量上也有严格的控制,合资企业产品内外销的比例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并积极鼓励运营业采购国产设备。这些措施,都为我国尚显稚嫩的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长土壤。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站稳脚根,还是大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