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承载记忆之重——爱伦堡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3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承载记忆之重
  ——爱伦堡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读后
  张末
  一个人承载着记忆之重走完了他敏感而丰富的一生,一生的经历就仿佛一些闪闪发亮的石头留在内心的柔软部分。然而我们谁也不能够洞悉自己并准确地把握住命运的方向。伊利亚·爱伦堡同样也不能。当他在时间之河随波逐流耗尽一生,然后就整整四年沉浸在往事的无限遐思中,企图“满含挚爱的双目使往昔的某些化石充满生机”。白云苍狗,岁月是冷的,而心是热的,所以他终于忍不住嘟哝了:“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
  记忆无情。它总是轻而易举地放过了那些可爱的细节,而恰恰留下了另外一些生硬甚至灰暗的东西,硌得你精神紧张,日复一日不安起来。人就是这样负荷着挣扎着并且努力地活着。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爱伦堡从1891年的出生地基辅起步,满怀好奇地来到莫斯科,十七岁那年从监狱里领到了“一个人成熟的毕业证书”,然后他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和一只更为沉重的皮箱,从此开始了到处乱跑、逐水草而居的流浪生涯。在此后的岁月里,他见证了革命之后的莫斯科,又以记者的身份反反复复出没在柏林、巴黎和西班牙。忧郁和孤独曾经使他重握诗笔,战争的X光照射与特殊环境的不祥乌云又使得他在进军德国的胜利之夜,反而前所未有地想起了“痛苦、勇气、爱情、忠诚”,于是他写下了《胜利》这首诗:“我曾像等待情人那样等待她,/我曾像了解自己那样了解她,/我曾在鲜血、泥泞、悲伤中呼唤她。/时候到了——战争结束啦。/我向家中走去。她迎面走来。/但我们却互不相识啦。”
  1999年11月5日的早晨,当我再次邂逅1945年春天的伊利亚·爱伦堡,我准确地发现这一年将成为他生命中最坚硬的一个部分。战争洗礼了祖国、大地和春天,战争也同样考验了人类的道德与良心。他惭愧地自责道:“我的废话说得太多——而没有说那些对于我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一年五十四岁的伊利亚·爱伦堡于是开始了漫游,频繁地出访世界各国,同所有那些天才人物会面、握手、彼此惺惺相惜地寒暄。我想,此时爱伦堡的内心一定更为忐忑不安,一方面他深谙“苹果落地,离树不会太远”的道理,可另一方面,他也实在不愿意成为“暴风雨般的掌声继而转为欢呼声”中一只聒噪的喜鹊。
  那么多的遭遇,那么多的人,终于在伊利亚·爱伦堡的内心深处构成了一幅真实与虚幻共存的图景。当老年的伊利亚·爱伦堡回想起一生中所有熟悉的面孔时,不知道他是否会在宁静的黄昏时分哑然失笑?多少昨天信以为真的东西,到了今天、明天,我们却发现往往呈现出了陌生的一面。于是,这使我想起了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回忆他哥哥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
  从1960年到1964年,当伊利亚·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仿佛冰山一角浮出水面的时候,我想,老年的他终于可以坦然面对他的内心世界了。因为他的确说得很有道理:“我确信,只有一条腿走路是不能前进的,没有人的精神美,任何社会变革,任何科学发现,都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献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