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喜看京剧《西门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3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喜看京剧《西门豹》
  邹忆青
  《河伯娶妇》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西门豹治邺也史有所载。古老的故事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无数事实不能不引发具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和剧作家思考。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初便写下了京剧《西门豹》,由曾以“活曹操”、“活李逵”著称的袁世海领衔主演。一朵新葩开放在首都的舞台上,大名家郭沫若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赞许。时隔三十多年之后,大连市主管文化的领导和市京剧团几度与年过八旬的袁先生商量,决定再次将《西门豹》搬演于京剧舞台上。他们在尊重翁老剧作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使这一曾经飘溢过芳菲的花朵在新的时期再放异彩。
  京剧《西门豹》着力刻画了一个鲜明丰满的西门豹形象。这位曾经威风赫赫拼搏在沙场的武将并不是天生就会除奸就会治水,他性格火爆一点就着。上任之初,举荐他为邺郡太守的老大夫翟璜特意送他一方玮玉,“愿君佩带为鉴,偶有暴躁抚摸于它,借以克制,三思而行”。到任之后,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弃家出逃并且不敢向新太守言明真相的男女百姓,他手抚玮玉只得强压怒火,在机灵的小随从聪儿的提醒下开始了微服私访。这个爱憎分明胸怀一腔正气的血性男子哪里容得群小作祟,一任歪风恶俗蔓延滋长,他立刻命差役在郡城四处张贴告示“不准河伯娶妇,严禁恶俗巫风”。他又哪会料到躲在阴暗角落的郡丞乡绅里正和巫婆策划煽动起更大的风波,跪衙请求撤回告条的正是那些受害而不知为谁所害的百姓。面对此情此景,西门豹的斗争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成。剧情有了跌宕,人物就有了矛盾,这就能调动起内心的情感,从而有所作为并且推动戏剧的节奏向前发展。
  全剧自始至终强化了西门豹的人物个性,强化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在官员西门豹身上闪耀着的嫉恶如仇爱民如己的精神,那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冷静思考开启智慧深入实地了解实情的精神,那就是不畏艰险坚持真理破除迷信的科学精神。
  《西门豹》好还好在它是一出充分发挥了唱念做舞等多种艺术手段从而让人喜闻乐见的京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弘扬治邺精神的科学性十分生动地融会于可供观赏的歌唱性、舞蹈性和技艺性之中。大连京剧团的花脸演员杨赤是袁世海先生心爱的高徒。他的老师要求他不仅要继承,还必须创新,必须发展。本着先生的期望,杨赤在新排的《西门豹》中作出了艰苦的努力。要唱有唱,要舞有舞,唱念做舞相映生辉。一大段“西皮原板”转“西皮快原板”、“西皮二六”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西门豹了解真相之后的愤怒以及由此而作出的决断。“月夜探湾”一场更见功力,在大段唱腔中糅进了不少难度很大、技巧性很强的身段,尤其是在三张桌子的高度上翻下来的“折腰”更是举重若轻,眩目惊人。和他同台的其他演员也都分别塑造好了陶玉、陶母、崔泽等的形象。
  金无足赤,玉有微瑕,京剧《西门豹》如果对主人公之外的每一个人物刻画得更丰满,如果在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安排上更精致、更清新,当会更臻完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