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红烛之歌——记李振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红烛之歌
  ——记李振华
  张会生胡德石
  他主动要求离开繁华的城市,扎进环境艰苦的沂蒙山,在文化教育的荒漠中开拓出一片绿洲;他默默地在校园里耕耘了近半个世纪,又默默地退休了。
  如今,沂源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向他学习的决定,市、县两级分别聘他为首任督学,国务院批准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前来参观他的事迹展览的人络绎不绝……
  那是1953年春节,18岁的李振华离开老家南京,直奔沂蒙山区腹地。他所面对的是孤零零的三间破草房,房顶透风漏雨;学生的课桌、座位都是用石头支起来的;房子的另一端,是李振华的宿舍兼办公室。一个土炉子,一只盛水用的泥瓦罐,桌子、床缺腿少帮,用于照明的是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吃饭了,有人给他送来地瓜秧、地瓜面和糠做成的煎饼,咬不动,撕不断。夜晚,他冻得瑟瑟发抖。当时,全县十几个乡的600多个村,总共仅有60多名教师,李振华所在的韩旺镇周围十几个村唯有这一处学校。他的去留将决定这所学校的生死存亡。
  望着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怀着对老区人民的厚爱,李振华留了下来,将自己与老区人民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
  李振华从每月21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学生买来理发工具、书、石板、石笔、本子、书籍,自制了28种教具。全身心地投入,使他的学生学习成绩扶摇直上。他自制的教具更引起了省教育厅的极大兴趣,专门派车将其运到省城济南展览。
  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模范教师、山东省五四青年突击手、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60年,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刘少奇主席的接见和宴请。省委一位主要领导问他,“愿不愿意到省城来工作?”山东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临沂地区教育局等省地机关纷纷征求调他去机关工作的意见。
  李振华坚持留了下来,在韩旺小学干了12年之久,在昔日的文化荒漠建起了一片绿洲。大学生、中专生、国家干部,人民教师成群而起。
  1965年,李振华父亲病故,母亲患了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故乡的街道居委会给李振华在南京一处中学联系好工作,并发来了商调函。然而,他又毅然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回的机会。他离不开沂蒙山。他把老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
  李振华把学生看做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在农村家庭,往往因经济拮据,父母重病,天灾人祸,学生便因此被迫辍学。学生遇到危及上学的坎坷时,老师的爱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为了给不幸的学生以希望,从1953年到沂源任教开始,李振华始终省吃俭用,将自己每月1/3的工资用于资助困难学生。近半个世纪中,受他资助的学生达2000多名,其中完全由他供吃、穿、学杂费,避免了因种种不幸而中途辍学,最终考入大中专的学生就有36人。
  干了一辈子教师,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他,又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一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的宽广胸怀。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沂源,是全县的红人、名人,又有那么多领导干部是他的学生,只要他出面说句话,解决家属的工作困难问题轻而易举。可这句话,李振华一直没说。当校长15年,他先后帮助数十名教师家属调动工作。他对家人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教师们集中精力教学,是我分内的工作。
  李振华退休了,在他成千上万的学生中,有的本来可能成为文盲,由于他的努力而成了材;有的成为部队的高级将领、各级领导干部、高级知识人才;有的本来已是误入歧途的不良少年,却由于他的努力而转化成为社会的积极分子。他的学生,正在用他传授的知识,灌输的思想,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