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日本应树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观”——访日中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长林信太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7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应树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观”
  ——访日中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长林信太郎
  冯昭奎
  去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联合宣言》,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这一重要定位指明了中日关系的前进方向,确定了21世纪中日关系的基本框架。那么,如何落实两国间的“伙伴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拜访了最近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活动家、日中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长林信太郎先生。
  林信太郎先生认为,日本应该改变现在的“中国威胁论”等陈旧的中国观,树立“信赖中国、期待中国富强”的“21世纪的中国观”,因为对于日本来说,中国走向富强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机遇”,日中作为两个地理邻近、经济互补的经济大国,必将有着极为广阔的、能给两国都带来巨大利益的合作空间。一部分日本政治家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狭隘、排他的思想,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世界各大区域的战略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种区域战略关系的变化包括不断向前发展的欧洲联盟、欧元区及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拉丁美洲共同市场等。然而,亚洲地区却在上述历史潮流中明显落后,林先生特别强调说,“按亚太经合组织的步伐追赶区域化潮流显得太慢”。
  林先生认为,亚洲要追赶区域化潮流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日中之间加强相互信赖,坚持“不称霸”原则,高瞻远瞩地制定加强两国关系的战略计划并努力实施,积极扩大日中间的经济、文化、艺术、学术、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广泛交流。
  亚洲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所注目的巨大市场,为了抵制金融领域等各种投机活动对亚洲的不利影响,亚洲需要有自己的区域性战略联合。而要搞这样的联合,日中两国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同时需要各个部门的专家大胆地注入创意和智慧,并不断为之付出努力,日本方面应建立以其丰富的经营资源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机制。
  现在,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达1300万亿日元,目前储蓄利率几乎为零,庞大的储蓄在日本缺乏投资使用的机会而大量流向美国,成为支持美国股市节节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美国的股价异常高涨,个人消费十分活跃,储蓄率接近于零甚至为负。这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日本等国的资金大量流入为条件的,目前美国股市继续上升的余地已经不大,日本的民间资金大量流入美国的情况不会长久继续下去。林先生表示,应在日中之间寻找一个基本合作形式,确立一种能促使日本民间资金等经济资源运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日中双方的专家应积极参加进来商讨具体实施办法并努力排除各种阻碍。比如,是否可以设计一种由中国政府保证、从日本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方法(出口信贷),或者以中国政府提供担保为条件,日本的企业和民间机构对中国的开发项目提供合作的方法(项目贷款)等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与政府开发援助平行,应更加重视开拓利用民间资金的渠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