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五?村里寻旧迹——有关红13军的一段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7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五?村里寻旧迹
  ——关红13军的一段史话
  本报记者钱江
  浙南永嘉楠溪江畔,四周青山环抱着一个小山村——五?村。村口有一座明式建筑“四份祠堂”,前后两进,中间天井里的一方水池倒映蓝天,池边的大厅可落座数十人。墙壁上有一面红旗,上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字样。原来这个幽静的所在是将近70年前红军第13军指挥部。大厅左右两个小小耳房,分别是军长胡公冕和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的办公室兼住所,无非是一张木板床,一领草席,清贫得一眼见底。
  不少同行者对中国革命史深有研习,都说从未听到过“红13军”的番号。原来,秀美的山村深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
  1930年春,浙南已经活动着十多支农民武装力量,2月底,在上海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委派1921年入党的胡公冕到温州领导武装斗争,将分散的队伍整编起来,于当年5月3日按全国红军序列组建红军第13军,下辖3个团(后称师),在浙南20余县活动。1930—1931年全军最盛时有5000余人,曾攻占浙南多处县城。红13军以一旅孤军,与国民党“围剿”军队厮杀几年,最后失败了。
  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归复平静的山乡渐渐湮没,很久没有提起。
  半个世纪风云卷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党史研究者对红13军历史重新研究和考证。当年党中央迁往瑞金时留在上海、由陈来生保管的16箱档案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找出许多有关红13军的电报和报告。经党史研究者共同努力,党中央确认,红13军是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的英雄部队。
  五?村的后代,一位平凡的教师胡国钿也为重现这段历史作出了宝贵贡献。早在1957年,年轻的胡国钿就在家乡收集红13军史料,后来写成《红13军始末》3万字。不料“文革”突起,“造反派”说他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一把火烧掉了文稿。80年代,胡国钿重新调查,大大充实了当年的《红13军始末》,为红13军军史构建了基本框架。
  拂去岁月的尘埃,一段鲜明的历史重现了。由此,早已毁于战争的四份祠重新修复,历史文物渐渐征集,如今的红13军遗址已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红军的后代,如今是陈列馆的讲解员,在军部旧址旁的山岗上,张爱萍将军手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镌刻在10米高的青石碑上。
  楠溪江水清澈南流,远处苍山郁郁葱葱。历史是需要人们回味的,走出四份祠,我很想找胡国钿老师聊聊,可惜没有如愿。我走向楠溪江上游,去追寻它的源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