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院士不一定能写好科普图书,高士其的传人在哪里——科普作者难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7
第11版(文化)
专栏:

  院士不一定能写好科普图书,高士其的传人在哪里——
  科普作者难觅
  洪文军
  中国科普出版社的萧女士告诉笔者,社里出版了《新世纪科普热点丛书》,涉及克隆、数字化、网络、高科技与体育、高科技与战争、知识经济等,但仍有高科技与医学、可持续发展等很好的选题未能写出———找不到合适的科普作者!
  理想的科普作者难觅,科普大家更少。
  大家写科普书,早已有之。高士其的科普书影响过几代人。50年代华罗庚、茅以升等大科学家也写过科普读物,70年代王梓坤院士写过《科学发现纵横谈》,都广受欢迎。不久前,《科学时报》、暨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发起176名两院院士撰写“院士科普书系”。有些院士如李政道所写的科普书富含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而且文笔优美流畅,可以一字不改。但也有一些院士的书稿专业性过强,可读性较弱。看来,“重量级”的科技人员不等同于“重量级”的科普人员。
  人们拭目以待院士科普书系的出版,也拭目以待科普大家的问世。可是,“老科普作家用自己儿时的感觉和当年培养自己儿子的方法给孙子们写科普作品”,这个比喻虽有些尖刻,但也能切中时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王临安认为,科普作家有四个“老化”:一是年龄老化,80%以上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八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科普作家很少;二是知识老化,对新科技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一些新概念的运用,都很生疏;三是写作方法老化,用计算机写作的不到40%,换笔很不容易;四是思想老化,仍沿用过去的创作思路和手法,缺乏创新。
  科普队伍亟待补充新鲜血液。多年来的文理隔阂使一些有理工背景的作者文笔艰涩,难以胜任科普创作。出版界和读者殷切期盼既有扎实的科技知识并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又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两栖”人才加盟,尤其是年轻人。然而,经济利益低微使很多潜在的科普人才改做其他营生。而且,专业科普队伍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种先进工作者中,科普工作者入选的机会较少。据说只有高士其例外,当年是周总理亲自提名他为全国人大代表。社会上对科普的认识也相对滞后。很多年轻人不屑于搞科普,觉得不是发明创新,算不了学术成果。一些科研单位甚至认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创作是不务正业。同时,作为公益性事业,科普出版的资金和投入不足,出版社太注重经济效益,不能着眼于长远来考虑年轻科普作者的培养。
  业内人士呼吁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和作家关注科普、献身科普。科普研究所原所长章道义提议,国家要对科普出版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尤其是从政策导向上提高科普作家的社会地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