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09
第9版(理论)
专栏: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
  ——山东省微山县调查
  鲁设策
  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势头,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稳定的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增强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的自觉性和能力。这是山东省微山县委、县政府在指导农民增收方面的一个重要体会。
  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根本
  近年来,长期贫穷落后的微山县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微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一千四百三十五元,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一百四十三元;到1998年,增加到二千三百一十四元,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一百五十四元。对此,县委书记陈民说,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努力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
  微山县地处湖区,因湖得名,以湖立县。全县七分水面三分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鱼养殖生产基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在1986年,微山县就确定了“以湖富民”的发展思路。尽管全县干部群众一直苦干,但农民的收入却增加很慢。为什么正确的发展思路没能带来“富民”的实际成效呢?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不研究市场需求,不讲究经济效益,是一个普遍现象;现象背后,则是市场观念淡薄,缺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鉴于此,微山县委结合实际,向干部群众进行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宣传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或快或慢,企业经营或成或败,农民收入或多或少,都取决于是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抓住了市场经济规律,就抓住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
  把握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商品生产(供给)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置市场供求关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从本地现有资源出发确定发展路子,往往会走入死胡同。因此,微山县首先从市场需求入手,多方调查,细心分析,科学预测。既摸清了市场的现实需求,又对潜在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对“以湖富民”的发展思路进行了重新定位,赋予它“育市场、调结构、重品牌、创名优”的新内涵,变以往“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产品能卖出好价钱我就生产什么”。育市场,就是在规范、完善现有湖区市场的基础上,兴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规模较大的渔湖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并把湖区市场建设与开拓国内外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调结构,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把渔湖牧业作为支柱产业,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重品牌,即以“微山湖牌”作为渔湖牧主导产品的统一商标,打入市场,塑造品牌形象;创名优,即努力提高渔湖牧产品的质量,培植和创造名优特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这就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了巨大实惠。
  围绕市场竞争,加强联合与协作
  当前,我国多数农副产品处于生产过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重视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更要重视增强农民的竞争实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竞争规律的主要作用就是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由此对经济主体造成强大的外部压力。微山县委在实践中认识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农民增收已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区域内众多农户和企业的群体行为。因此,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注重具有相同利益的市场主体间的联合与协作,注重培育联合体的骨干和龙头。为此,他们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渔湖牧产业链条。一是“壮龙头”,加快渔湖牧主导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步伐,形成集团优势。目前,全县已形成五大龙头企业带动六十多家加工企业共同发展的渔湖牧产品深加工网络,每年可实现加工增值一点二亿元。二是“建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原材料需求和主导产品,兴建种养基地。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已初步建成六大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基地,总面积近十万亩。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每年可使农民人均增收二百元左右。正是龙头企业的壮大与种养基地的建设,使微山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尝到了甜头。
  遵循价值规律,推进农业“四化”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农民增收的愿望只能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实践中实现。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必然促使区域农业朝着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微山县把实现这“四化”与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紧密结合起来。首先,逐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系的产加销、农工商各方面、各环节都有自身的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损害各方的联合与协作,最终无法保证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他们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组建一体化经营实体,运用法律手段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各方面的利益,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其次,积极培育有特色的经济板块。有特色才有价值。微山县制定灵活的政策,鼓励培植有本地特色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各种经济要素向这样的经济增长点聚集。为了把特色化的路子走宽,他们既着眼于传统产业的推陈出新,又注重珍稀产品的系列开发;既努力形成以科技为先导的集约化特色经营,又狠抓高水平的一体化特色服务。在价值规律的驱动下,全县形成了“一品带动”、“一业带动”、几块经济高地凸起的经济格局。再次,努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经济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实现,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微山县与有关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积极引进科学育种新技术,狠抓名优特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目前,全县科技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5%,使农民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