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温家宝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7
第2版(经济)
专栏:

  温家宝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本报北京1月6日讯记者赵志文报道: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今天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强调,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是扭转亏损局面,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是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事关供销合作社前途命运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局的两件大事,务必抓紧抓好。
  温家宝说,改革开放20年来,供销合作社作为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供销社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
  温家宝指出,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和联合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供销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组织体系完整、经营网络健全、服务手段有力等优势,有比较好的基础,只要真正按照合作制的原则深化供销社改革,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供销合作社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条件,在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供销合作社的作用不能削弱,而应当加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中,供销合作社是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但是也要看到,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亏损严重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很不适应,与为农民和农业服务的新要求很不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供销合作事业,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坚持合作制的原则,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面向市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农民利益;要重点搞好搞活基层社。要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合理选择合作经济的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服务方式,扎扎实实地把供销合作社改革逐步引向深化。
  温家宝指出,供销合作社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亏损严重,威胁着供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供销合作社要把扭亏增盈作为当前整个工作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在停止发生新的亏损上下功夫。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有效措施,加大扭亏力度。第一,实行政社分开、社企职能分开,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第二,精减富余人员,减少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好下岗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社会稳定。第三,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要建立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实行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对扭亏增盈工作,要实施年终审计,严格奖惩制度。第四,杜绝盲目铺新摊子,着力挖掘现有基层社和企业的潜力。对于扭亏无望的企业和项目,要下决心停办和退出,尽量减少损失。
  温家宝说,当前,供销合作社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化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部署,深化农资、棉麻企业改革,搞好化肥、棉花经营。这对促进供销合作社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扭亏增盈至关重要。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深化化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打破独家经营的格局,实行化肥、棉花储备与经营分开,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适度竞争。改革扩大了供销社在棉花、化肥经营中的自主权,使农资、棉麻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也使供销社面临激烈竞争局面。这对农资、棉麻企业来说,既是一次考验,又是一次机遇。供销社农资、棉麻企业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抓住化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时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完成国家委托任务,并求得新的发展。
  温家宝最后强调,供销合作社改革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财政与金融、生产与流通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几百万职工和几亿农民的利益,影响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领导,切实负担起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指导、协调、扶持、监督的职能。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陈俊生同志也就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讲了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白立忱同志主持了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