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老教授情牵基本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14
第2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老教授情牵基本法
  本报记者施芳
  澳门回归在即,身为澳门筹委会委员和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北京大学肖蔚云教授更多了几分忙碌。几天来,他在北京市统战部开了一个澳门基本法讲座,又去指导北京市高校举办的澳门基本法知识竞赛,还要给北大法律系的师生讲讲基本法。
  “这些天,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基本法了。”12月11日下午,在北大畅春园一处普通的寓所里,满头白发的肖教授坐在堆满了书本的桌前侃侃而谈。
  那是1985年6月,年过六旬的肖教授得知自己将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肖教授和其他委员一起深入香港实地调研,广泛听取香港和内地各界人士的意见,数易其稿,完成了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工作。起草澳门基本法,虽有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仍然十分繁重。在制定澳门基本法的4年零5个月中,他平均每月在北京与珠海、澳门之间往返两次。基本法草案先后修改了七八次,委员们时常为了一个字或是一个标点展开认真的讨论。
  “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化、法律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证香港、澳门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肖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基本法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很大的灵活性,充满了辩证法。遵守基本法,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16日,肖教授将启程去澳门。10多年中,他已记不清去过多少回澳门,但这一次的心情不同寻常:“澳门回归后与内地的关系更紧密,又充分实现‘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今后的澳门将比现在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