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青年,澳门的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19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青年,澳门的未来
  本报记者吴绮敏罗华王淑军
  12月17日上午,记者见到一群身着红色上装的年轻人,他们是被澳门政权移交大典统筹办公室聘用的澳门大专院校学生,从18日开始为参加回归庆典活动的有关人士提供交通引导服务。据悉,这样的工作人员共有200人,将分别出现在澳门10家大饭店中。
  其实,在庆委会的办公室、新闻中心的大厅里,也活跃着许多年轻的志愿人员。他们不辞辛苦,甚至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随着回归气氛越来越浓,澳门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已成为特殊的风景。
  “我是中国人”,“我终于回家了”,“祖国母亲,我爱你”……这是12月16日在澳门“大专同心迎回归”系列活动展览中,“回归感言”展板上记录的许多澳门大学生喜盼回归的肺腑之言。展览还有不久前两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学生们相信澳门将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下走向美好明天。
  接受记者采访时,澳大学生会会长卢善滔的感想颇有代表性:“小时候我对回归的概念比较朦胧,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祖国的感情不断加深,越来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理工学院的学生何志荣表示:“澳门回归使我感到很光荣,心情特别兴奋。”理工学院音乐专业的小杜说:“我们对澳门的前途很有信心,我们是澳门未来的主人。”
  澳门教科文中心主任吴志良博士介绍,澳门20—40岁的年轻人占人口总数的1/3,他们对回归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80年代以前,澳门学生尤其是华裔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并不多,即使少数人有经济能力得以在欧美或港台读完大学,回澳门也难找到合适工作。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澳门政府开始重视培训人才、推行公务员本地化工作。1991年,政府购入本地唯一的一所大学——私立东亚大学,改名为澳门大学,开设新的课程,致力于培养本地的高级人才。1991年又成立澳门理工学院,重点开设澳门急需的高等专科和职业性课程。到今年,已有5200多名学生从这两所学校毕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澳门政府近年逐渐开放公共行政的中层职位和承认非葡萄牙学制学历,一批文化素质高、思想开放的年轻华人得以在整个公共行政架构运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普遍感到,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正在走向成熟,在回归后将扮演重要角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