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我要回来,母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17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我要回来,母亲”
  姚柏林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
  真姓名?……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首《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炽烈的爱国情怀的喷射,赤诚的报国志向的呐喊。闻一多1922年到美国留学后不堪忍受异国他乡的民族歧视,满怀爱国、救国的赤子之心,毅然于1925年6月提前归国。一回到祖国怀抱,见到的是“五卅”惨案、洋人横行、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满腔的激情一下子迸发出了《醒呀》、《七子之歌》、《爱国的心》、《洗衣歌》等爱国诗篇。
  《七子之歌》于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作者把被西方列强霸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地,比作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儿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强烈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
  《七子之歌》一出现就令人注目,引起众多人的共鸣。时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的刘湛恩,看到这首诗立即将其收入《公民之歌》。一位署名“吴嚷”的人又把它转载到《清华周刊》,并道出了一段心声:读《出师表》不感动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不孝;古人言之屡矣。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阕复一阕,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固未有如是之感动也。今录出之聊使读者一沥同情之泪,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
  “百川终入海,九九归其宗。”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很快将与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一同冉冉地升上澳门的灿烂天空。喜迎祖国亲生儿女归来的欢呼声,与《七子之歌》的回音交汇,惊天动地,震撼山河。“握手边关为息戈/知君一统念山河/欣看已定珠还日/泉下应为笑慰多。”(马万祺诗)今天,《七子之歌》旨在“励国人之奋兴”的遗愿,恰在闻一多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实现,愿先生九泉之下有知,喜先生与我们同乐。(附图片)
  (压题照片由《人民画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