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凤山农民有了“自留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1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凤山农民有了“自留水”
  本报记者罗昌爱《广西日报》记者罗日杰
  近来,广西凤山县探索出一条既能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农民稳定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的路子———大力修建农户地头集雨水池(当地群众称为“地头水池”)。专家认为:这种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上的“承包责任制”,对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水利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新创造。
  一池解掉万古愁
  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自古以来干旱缺水,地里不仅插不下水稻,就连旱地作物收多收少也全听凭“老天爷”左右。去年,村民庹千里、罗昌奇等16户人家,各自在房前屋后建起了专门用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家庭水柜”,看着晒不干、饮不完的水,他们觉得放掉又可惜,于是一面提来浇灌受旱的农作物,一面将其引到地里,把几亩旱地改成了水田。由于有足够的水源浇灌,大旱之年,全村农作物不仅稳产保收,而且那几亩“旱改水”稻田亩产竟奇迹般地由原来的175公斤猛增到630公斤。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将类似的“水柜”干脆建到地头,让地里有一池总不会干涸的水,使庄稼在干旱时也能保证“有水喝”。
  中亭乡党委去年在陇旺屯投入1.2万元,群众自筹3.6万元,修了3个共180立方米的地头水池和一条2公里长的引水渠道,不仅解了原有水利系统因严重干旱失去作用之急,确保了粮食作物的稳产,而且还能用来喂牲畜、种果木。外村的村民们得知后惊讶地说:“想不到集雨水池能‘渴中送水’,我们也要搞地头水池!”
  “一池解掉万古愁”。凤山县80%以上的耕地大部分处于“靠天吃饭”的干旱状态,就是修了水利的地方,也常常由于天旱水源枯竭,群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禾苗“枯死”。干旱、缺水,成了卡住凤山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凤山农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苦苦寻求着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的凤山县委、县政府,终于从弄雷、陇旺屯的地头水池上看到了希望。
  “自留水”取代“大锅水”
  在充分调查论证、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把兴建地头水池作为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补充,采取由群众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办法,帮助农民在自己责任田上修建至少不小于40立方米容量的集雨水池,并明确规定谁建归谁所有,由政府发给证书,属于“私有财产”,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在干旱时避免“等喝抢喝”原有水利的“大锅水”。
  政策拉动、典型引路,使农民们看到了地头水池的好处,积极性很快便调动了起来,到今年9月底,凤山全县已有11000多户农民与政府签订了兴建水池的协议,已建成水池4100余个,总容量近20万立方米。按每个水池投资2500元,县里补助500元计算,4100个水池共投入约1025万元,实际上国家仅补助205万元,其余全部为农民自行投资投劳解决。在凤山,兴建地头水池已成为全县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同时也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有了“就在地头的水利”,凤山县不仅告别了等天靠天、丰歉不稳的历史,而且还奇迹般地冒出了2085亩过去连做梦都没想到的水田,农民们第一次吃上了自己亲手栽种的白花花的大米。凤城镇兴隆村群众筹集资金11.1万元,建成地头水池28个,大部分耕地再也不受干旱的威胁,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1倍以上。长期受干旱煎熬的中亭乡,村民修地头水池的干劲更大,政府规定每座水池建设体积为40立方米,这里的农户大多超过了这个要求,有的甚至扩大到200多立方米。农民们不仅用地头水池里的水浇地种稻,还用来办沼气、养鱼、种果,一个40立方米的水池,仅养鱼一年便收入300元以上,群众高兴地称地头水池是“丰收池”、“致富池”。
  目前,凤山县在继续发动群众修建地头集雨水池,全县力争在一两年内建起3万个,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状况。(附图片)
题图:广西钦州农业生态示范区。林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