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接访”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1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接访”的启示
  刘杰
  近年屡有发生的群众越级上访事件,最近在安徽省砀山县却几乎绝迹。询问其秘诀良方,县里同志说,是干部切切实实地下去“接访”,才减少了群众越级上访。
  何为“接访”?经了解才知,就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由县人大牵头,组织与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有关的土地、计生、司法、民政、水利等部门分片包干,下到乡镇设立接待群众上访点,面对面解决群众的问题。有人“接访”了,又何须千里迢迢地“上访”?砀山的经验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首要一点,干部对群众上访要少点怕的念头。怕什么?怕接触群众,怕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怕上边知道有人上访说自己无能,总想捂着盖着,能拖就拖。事实上,群众是通情达理的,许多问题也并非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问题是干部能否正确地认识群众上访问题,他们有问题找上门来,你认真主动地帮助解决,或者主动下去解惑释疑,沟通调解,明断是非,给人一个明白,群众自然会拍手称快。
  其次,干部要多点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似乎无须多讲,然而现在一些干部恰恰这方面的观念淡薄了。平时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基层,不想接触群众,遇到问题绕道走,工作大而化之,当然就会造成问题积压、群众上访不断。假若干部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干部群众相濡以沫,心心相印,许多矛盾就会解决在萌芽状态。
  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又有了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决心,还要有为群众办事的本领。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新时期,群众的法制观念逐步增强,干部就必须既懂市场经济,又要有法律意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砀山县敢于“接访”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事实就说明,既要有一心为民的良好愿望,也要拿出为民的好办法,那就是调动涉农、涉法部门,联合办公,不等不靠,主动上门,共同解决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