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青海玉树州大力推进防灾基地建设畜牧业生产连续四年稳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2
第5版(综合)
专栏:

  青海玉树州大力推进防灾基地建设
  畜牧业生产连续四年稳定发展
  本报玉树12月21日电记者马应珊报道: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把加强草原防灾基地建设作为夯实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畜牧业增产,群众增收的主要措施,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全面推进以牲畜棚圈、围栏草场、饲草基地和牧民定居点“四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基地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玉树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和东南亚第一巨川湄公河(即澜沧江)的发源地。全州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自治州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六县,25万人口中,藏民族占96.26%。
  玉树高寒缺氧,条件严酷,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导致农牧业生产时起时落,徘徊不前,给群众生产生活和扶贫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特别是1995年冬至1996年春,玉树州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雪灾,给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对玉树州的草原防灾基地建设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全省“三大扶贫工程”之一的“温饱工程”来实施。1990年至1995年全州用于草原建设的费用总额为1715.7万元,有5954个牧户实现了“四配套”,占牧户总数的20%。从1996年开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全州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当年启动了2000户防灾基地建设工程,次年又启动了2700户工程,去年和今年均为2900户。近3年来,全州草原建设总投入达1.32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4769万元,以工代赈扶贫资金6287万元,项目户自筹资金2785万元,共完成围栏草场124万亩,建成牲畜暖棚38万平方米,种草33万亩,修建定居点近23万平方米,受益牧户达7660户。
  玉树州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草原防灾基地建设任务,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制定了《玉树州防灾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州、县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草原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项目办公室,并始终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购买供应建设材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备料,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组织施工,统一筹措资金,统一检查验收的“八统一”原则,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全州网围栏草场面积达2939.9万亩,畜均6.9亩;暖棚42万多平方米,平均每百个羊住宅面积达4.5平方米。全州71.49%的牧户实现了定居。
  由于大力推进了草原防灾基地建设,使畜牧业生产自1996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存栏牲畜由1996年初的247万头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万头,增长21%。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初的535.44元增加到1998年底的746.37元,今年已突破800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