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访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3
第1版(要闻)
专栏:打好攻坚战 开创新局面

  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访记
  本报记者刘国胜
  在飞往宁波的途中,心里忐忑不安,这种异样的感觉,大概来自一个念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否抵御住即将来临的冲击?
  盯住市场,把握企业发展的先机
  坐落于甬城的镇海炼化,是国家控股的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
  镇海炼化1975年建厂,1978年投产,当时是我国石化行业的“小弟弟”。作为我国石化行业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从1988年至今,他们先后用来料加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等办法,大力开拓国际原油加工市场,并成功进入国际成品油市场。勇于走向国际市场的实践,使镇海炼化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同时也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
  市场机制本来就是一种合理配置资源的机制,按市场的要求办事逐渐变成了镇海炼化的自觉行动。在市场大海中逐渐学会游泳的过程中,他们瞄准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推进科技进步。
  自我加压、敢于争先,是镇海炼化的一大特色。他们说,“与国内同行比,我们无非先走了一步而已”。
  在国内争第一,不是他们的本意,镇海炼化人把目光投向了“与国际大公司论伯仲、比高低”。如果说早年围海造田,建大码头和大储罐体现了他们超前的眼光,那么进入90年代,他们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进行改组,把后勤辅助单位从“母体”中剥离出来组建经济实体,进而规范改组为11家全资子公司,分流人员4000多人,乃至抓住机遇争取部分进出口经营权,以及成为石化行业第二家境外上市股份制企业等等先人一步的行动和做法,更是他们面对市场的自觉反应,这些都可以看作镇海炼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本钱。
  1994年镇海炼化公司整体改组上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初次接轨,镇海炼化从此在国际资源和国际资本两个市场中用两条腿走路,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
  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大了技改力度,相继改造和建成5套深加工装置和一系列配套项目。1995年以来,又把从香港股市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改造扩建工程,使年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800万吨,其中加工中东含硫原油能力达到400万吨,企业实力大大增强,为参与市场竞争作了技术装备方面的准备。
  经过几年拼搏,镇海炼化加工总量中来自国际市场的原油占80%,在成品油总量中出口比例最高达到30%,成为中国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炼油企业。
  站稳脚跟,敢于应对市场竞争
  除了建厂初期国家拨款7.4亿元外,镇海炼化基本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目前企业总资产已超过100亿元,净资产70多亿元,经济效益近年来一直位于行业前列。其奥秘就在于,他们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国有企业当作真正的企业来办,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始终围绕市场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始终把效益摆在企业工作的首位。
  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近几年镇海炼化通过技术改造又上了一个800万吨的炼油扩建工程。
  他们从外国大石油公司那里得到启发,并结合企业技术改造经验,通过对旧装置改造更新,消除“瓶颈”,与新建装置有机结合的办法,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这项工程原打算新建12套装置,后调整为改造7套、新建4套,投资预算控制在69亿元,比最初经国家批准立项的方案整整压缩了29亿元。同时又能优化工艺,提高产品档次,改善产品结构。今年,工程第一步改造项目已完工,企业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已达到1200万吨/年,跻身世界炼油企业百强之列。
  他们在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放眼未来,竞争的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将直接来自技术创新。近两年,他们组织了30多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针对市场变化开发出新的工艺,为企业决胜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引进技术,他们立足于在消化的基础上创新,他们对国内第一套引进的以渣油为原料、年产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1998年,该装置创年产68.2万吨尿素的全国新纪录。今年11月份,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包含众多先进技术的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和300万吨/年催化装置实现了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与此同时,镇海炼化还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1998年5月,公司通过了GB/TI9002—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质量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又多了一张通行证。
  灵活应对,力求效益最佳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的智慧的竞争。镇海炼化的经营者们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学聪明了,而且越来越精明。
  1998年是他们遇到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一年。国际市场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出现大量走私和非正常渠道进口,成品油市场受到严重冲击。石化行业上半年连续5个月全行业亏损,镇海炼化同样在1月份实际也出现了亏损,上半年才完成2.3亿元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44%。
  面对市场压力,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充分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优势,灵活应对市场。他们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测,公司领导和各专业部门坚持每天两次碰头,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装置配套齐全的优势,努力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苯类、液化气等市场需求旺盛的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0.8%和27.5%。同时,公司干部职工广泛开展“为企业增效千元万元活动”,炼油厂组织实施了110项节能降耗项目,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这一年,精明的镇海炼化人借助于国务院严打走私、停止汽柴油进口和控制加工总量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威力,凭借自己多年苦练的内功,全年实现利税17.4亿元,其中税前利润6.52亿元,虽然比上年有所减少,但实现利润占石化集团公司总利润的比例却由上年的12%提高到近20%。
  企业就是要赚钱的,这是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不成文的理念。所以,不赚钱的事不能做,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地实现预定的利润目标。他们有这样一个信念:效益是企业存在的最大理由,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根本就办不下去。
  就是凭着这样的理念,他们不断地苦练内功,信念越练越坚定,越来越敢于应对国际竞争。
  今年的形势比去年好。上半年,在装置大修的情况下,共加工原油和原料油361.17万吨,生产尿素2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9.71亿元,利税9.76亿元,其中利润4.19亿元。改造扩建800万吨炼油工程也进展顺利。
  镇海炼化公司总经理孙伟君说:“与国际大公司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差距,作为一家沿海企业,中国加入WTO后,也将面对国外产品的直接冲击。但我们有国家的支持,有石化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有多年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取得的经验,再通过我们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一定能够与国外企业放手一搏。”
  采访了镇海炼化,我心里踏实多了。如果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这样,都能把国有企业当作真正的企业来办,WTO,带给我们的就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