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民族文化的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3
第1版(要闻)
专栏:濠江感言

  民族文化的选择
  曹宏亮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澳门采访,了解澳门越多,就越能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越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葡萄牙人逐步占领澳门四百多年,西方宗教在澳门传播四百多年,葡人在澳门管治又一百多年,种种力量都传布着外来文化。但在澳门,中华文化始终植根于澳门沃土,占据着主导地位。澳门的语言,除了官方使用葡语,民众几乎清一色使用汉语;澳门的葡国餐,其中好些菜肴是中国菜肴的改头换面;澳门的宗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仍与内地同胞一样信奉中国传统宗教或不信教,等等。一代又一代的澳门人,继承的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念,保留的还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国心”。
  澳门还生动地揭示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之所在: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厚重质朴,实事求是。广告牌上,两种文字相映成趣;居民区中,葡人华人毗邻而居;举行婚礼,婚纱旗袍各展风采;建筑房屋,中西风格相映生辉;著名的大三巴牌坊是典型的西方巴洛克风格,但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施工技术。妈祖、观音、耶稣各有寺堂,各自的信徒和睦相处。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与不同的传统、习俗、信仰和文明以礼相待,存异求同,和平共处。这样的文化所哺育的民族精神,必然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自强不息,延绵不绝。
  邓小平创造的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说到底根植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根植于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这种优秀文化传统。这样的创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指引中华民族实现统一的道路,洋溢着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历史必然性。
  正是这种生命力和必然性,使得中华民族顺利收回了香港,保证了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这就昭示我们:同是中华文化哺育出来的华夏子孙,海峡两岸具有共同文化纽带,只要有这一纽带,“一国两制”就是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唯一正确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