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寓教育于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漫谈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3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寓教育于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漫谈之三
  黄斌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其目的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教育和管理犹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手,缺一不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必要的灌输、恰当的引导、有益的熏陶等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锻炼出健康的体魄,从而把人由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守社会规范、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贡献的社会人。管理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按照公共的要求和一般规范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贡献。显然,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教育是通过内在的思想来管理人,管理是通过外在的约束来教育人。教育之中有管理,管理之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才能相得益彰,互补互促,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但是,过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和处理教育与管理的关系,“结合”的文章做得不够。其结果是,教育失去了管理这个依托,落不到实处,收不到好效果;管理又缺乏教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支持,显得被动、僵化,使人难以自觉地接受。其实,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管理一定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循循善诱的分析,没有动之以情的说理,管理就难以被接受,甚至让人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当然也就很难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通过管理来实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要靠管理来规范。教育不落实到管理上,使人们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并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熏陶,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说寓教育于管理,就是既要把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管理之中,赋予教育以更多的硬性约束;同时在管理中体现教育的精神,提高管理的人文素质,赋予管理以更强的教育功能。如此“软”“硬”结合,教育和管理就更有力量,更有号召力和说服力,更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中管理和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二者“结合”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脱离管理的教育和脱离教育的管理都无法适应这种巨大变化和崭新形势。我们要努力探索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善于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中,赋予社会管理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应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用法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水平。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城市管理、企业管理和农村管理的各项制度中,体现在行业规范、乡规民约、文明公约、行为守则中,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实践证明,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开展自我教育,通过法规制度建设和群众自我教育,使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城乡基层管理的社会化,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培育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等,加强对各类民间社会团体和组织的管理,用健康的思想引导它们的活动,使群众在这些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互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