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科学规划依靠群众对口支援吉林省受灾区重建家园一年解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4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奋进之笔”

  科学规划依靠群众对口支援
  吉林省受灾区重建家园一年解困
  编者点评
中国有句古话“人定胜天”,用于表现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面貌是非常传神的。吉林西部去年遭受特大水灾,今年又遭受大旱。困难面前,吉林人民艰苦奋斗,一年解脱困境,休养生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里,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有了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我们面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本报长春12月23日电记者李安达、张玉来报道: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去年吉林省遭受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的西部地区,基本达到了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的目标。到10月末,受灾最重的白城地区灾民都已喜迁新居,水毁工程得到修复。农业生产战胜今年的大旱,全市总产量达到20.55亿公斤,与1997年基本持平。
  早在去年抗洪抢险还在紧张进行之时,吉林省就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确保,两个力争”的要求,确保每个灾民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证,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不使一个学生因灾辍学;力争上冻之前为尽可能多的灾民建上新房,力争1999年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积极部署和组织抗灾救灾工作。
  为解决迫在眉睫的灾民过冬住房,吉林省建立了“倒计时”工作机制,采取了三条有效措施: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减免税费。为杜绝有人乘机抬高建筑材料价格,省里对主要建材实行了最高限价,铁路部门降低对灾区建房建材运输费用。二是科学规划。省有关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受灾村根据经济总体发展的要求,制定建房规划,集中建设永久性居民新村。三是组织对口支援。省直147个部门和省军区、长春市、吉林市等地区,按照省里统一安排,筹措资金,帮助对口村镇建设灾民住房。吉林省军区筹资100多万元,只用一个多月就为受灾严重的镇赉县坦途镇建成了一座多功能配套的“长城新村”。之后,长春市帮建的“长春新村”,“春城新村”,交通厅帮建的“那林新村”等相继竣工,1/3的灾民在入冬之前住进了新的砖瓦房。到今年10月末,受灾最重的白城地区,各级政府共投入建房资金22.7亿元,建成新村240个,共建房756万平方米,灾民基本上都住进了新房。今年春耕之前,灾区近60亿立方米的滞留水基本排除。
  白城地区去年受涝,今年又遭受了连续40多天不雨的严重伏旱。该地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以发展效益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万元田(棚)工程。采取领导领建,部门帮扶,科技人员包保的办法,今年落实万元田(棚)1.76万户,平均收入万元以上。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有关部门和农民签订了小冰麦、地麻、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产销合同3万多份,以销定产,确定保底价,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全市农业与多种经营产值比,由过去的8∶2调整到今年的7∶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