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临海古城展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4
第4版(要闻)
专栏:

  临海古城展风采
  本报记者王锦鹄
  浙江临海市,是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久前,记者到临海市采访,印象最深的,是这里在经济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临海市领导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历史文化的结晶。前人创造的历史文化的古迹、古建筑、文物、古寺,今人只有保护好的责任,而不能损坏。他们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明确保护名城,建设名城,发展名城,首先在于保护。临海市专门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遵循“古城要古,新城要新”的原则,以旧城区为面,以古城墙为线,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对有传统风貌的古城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在绝对保护区内,严格控制保护现状,不添建、不拆建、不改建,确需修复的危房经批准要按原状整修。重点保护区内,新改建建筑应与古城风貌和谐统一。
  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台州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
  台州古城始建于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城依山,山傍水,水绕城,别具一格。古城墙绵延6000余米,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奇壮观,具有军事防御和抗洪防灾的双重功能,人称“江南八达岭”。而与北京八达岭相比,临海古长城又多了几分灵秀和翠绿,更兼山、水、城相互缠绕,别具韵味。伫立城墙上,可观长河落日奇景。台州古城内,散布着大量人文景点,如巾山群塔、唐代古祠、东湖楼阁和明清风格的古街古宅等。临海境内佛道寺观众多,著名的有龙兴寺、三峰寺、延恩寺和紫阳道观等。
  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东南沿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抗倭卫所。明朝名将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城内古街古宅,仍然保存着明清风貌。
  不少地方往往在旧城改造中对文物古迹造成较大的破坏。而临海市在旧城改造中特别提出,对现存的历史价值大的文物、古遗址要进行重点保护。如大成殿、太平天国台门、千佛塔、千佛井等,都作了重点保护。一些零星文物建筑,以前大部分在建设中被拆除,为继承和弘扬名城的传统文化,他们选定知名度高、有保存价值的搜集、集中起来,不仅保护了零星文物,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景点。
  临海市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处理好单体建筑与城市群体的关系。对因历史变迁不复存在的古城风貌,有的在旧城改造中恢复重建,如紫阳街的白塔;对有的已被破坏但影响大、具有价值、风貌突出的古建筑,则采取修建的办法,重现历史面貌,如今年已修建竣工的龙兴寺(后称天宁寺)。
  与此同时,市里加强了以临海古城和桃渚风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开发建设,抓好特色景点,把具有深厚内涵的历史文化和旖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以人文景观带动自然景观,形成以文化内涵陶冶人、以人文自然景观吸引人的旅游新格局。临海市还加快了全市的绿化、美化。如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绿地10.6平方米,整个城市掩映在翠绿丛中。巾山公园苍翠欲滴,东湖公园波光潋滟。城市环境整治也取得明显成果,荣获了“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称号。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临海已成为浙东、浙南旅游线上的黄金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