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生命之树常青——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生命之树常青
  ——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潘光斌白剑峰
  不久前,一位来自泰国的15岁小男孩住进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病房。据介绍,小孩因患左脚膝关节骨肿瘤在泰国多方治疗无效,但他宁死也不愿截肢。幸运的是,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他的病得到了治疗。
  据肿瘤中心主任、40岁的博士生导师王智彪教授介绍,该中心治愈这位小男孩用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无创伤体外切割肿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刀,这一高科技产品,最近在深圳高交会上备受青睐。从1997年至今,该院已对100多例骨肿瘤、乳腺癌、软组织肉瘤、肝癌等实体肿瘤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6%。
  据39岁的博士生导师任红院长介绍,这是一所具有107年历史的老医院,也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西医院。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已形成医、教、研齐头并进的格局。尤其在肝病综合治疗、肿瘤治疗、生殖医学、消化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诊治和科研方面极具特色,有些学科的科研水平已进入国际国内领先行列。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张定凤教授从6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该所科研人员承担或参加了自“六五”期间以来的国家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病毒性肝炎防治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科技进步奖。
  妇产科是这所医院的传统强项。博士生导师凌萝达教授是我国老一辈妇产科专家,声名远播,她发明的头位难产评分法一直为全国各地沿用。受卫生部委托,该院举办了全国性“围产、难产”培训班六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据博士生导师顾美礼教授介绍,该科从70年代末开始对妇科内分泌和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研究,同时派人员到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学习试管婴儿技术和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1998年2月又投入巨资筹建生殖医学及不孕不育诊治中心,参照比利时GENT大学试管婴儿中心进行规划,现已建成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实验室。
  近年来,医院投入巨资引进和培养人才,一大批中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他们从老一辈身上不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用“宽厚仁爱,敬业爱院,求实进取,团结奉献”的精神,使生命之树常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