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白求恩精神在闪光——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5
第7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白求恩精神在闪光
  ——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本报记者何伟
  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命名的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创建于1937年,时为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39年底,白求恩殉职,该院易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医生为首任院长。独特的经历,使这里成为我军最先对国外开放的医院,也给医护人员的医德医术提出了格外的要求。
  走进这所军内久负盛名的花园式医院,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军区心血管内科中心、军区生育遗传中心、河北省男性生殖临床研究中心、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中心等7个标牌赫然入目,显示了非凡的技术实力。
  主任医师石磊,在近50个春秋的行医生涯中,对病人满腔热忱,对医术精益求精。离休后,又只身到穷乡僻壤义务扶贫行医,劳累过度,在行医路上殉职,被誉为“当代白求恩”。
  王永海,颌面整形专家,许多罕见的疑难杂病经他医治得以康复、痊愈,被国外同行称赞是“鬼手佛心”。农村姑娘王艳霞,正值人生的花季,却因面部肿物造成的严重畸形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八方求医艰辛、33次手术的失败,差一点把她逼上自杀的绝路。危难时刻,王大夫伸出了救助之手。经反复诊断、精心手术,一个月后她便恢复了姣好的容貌。
  军中名医何振山,在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上身怀绝技。该病症状凶险,时常危及生命。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毒性大、效果差。根治的办法是射频消融术,即把3—4根纤细的电极导管由动脉或静脉送至心脏,用电流消融绿豆粒大小的病变。由于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许多人望而却步。读书时立下“要用真本事为人民服务”志向的何振山,苦心钻研,“为求一艺精,耐得几宵寒”,终于在河北首开此术,且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迎接挑战,更大的困难还在于医术的领先。由此,科技兴医,人才兴院,始终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立院之本。该院本着“成熟一个,重用一个”的原则,积极为高学历人才铺路搭桥。侯艳宁博士从瑞典留学归来后,即被院党委任命为药剂科主任。青年博士余裕炉就职后,医院为其投资150万元建起实验室。近年来,全院获全国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有20多名博士、硕士生走上科主任领导岗位。一支适应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技术队伍正在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