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美丽的紫楹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6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丽的紫楹花
  李新烽
  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一座美丽的花都。每年9月春天来临之际,比勒陀利亚的主要街道两旁,到处盛开着一种名叫“紫楹花”的花朵。她和梧桐树的花有几分相像,花色和花形相似,只是紫楹花香味浓郁,花朵小而稠密。据说,这种树在比勒陀利亚有7万余棵,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与象征。
  紫楹花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干可高达二三十米,巨大的树冠遮挡着非洲高原强烈的阳光,给人们带来惬意的浓荫。漫步在比勒陀利亚的街道上,徜徉在紫楹花树下,欣赏着这座美丽的城市,人们很难感觉到这里是非洲高原,很难把周围的一切与非洲中部干热的撒哈拉大沙漠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到了每年的10月,正值满城紫楹花竞相开放时,淡淡的紫色花笑开枝头,一朵挨着一朵,一片接着一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城市变成一片花的海洋。
  南非人喜爱紫楹花,甚至认为紫楹花是吉祥的花朵。所以在南非,在比勒陀利亚,每当紫楹花开放,也就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好的旅游季节。微风吹过,落英纷纷,相伴而行的情侣,相信紫楹花的芬芳和爱情甜蜜相得益彰,一任略带甜味的花瓣飘落在青春的发髻上。将要走上高考考场的少男少女,坐在花香浓郁的树下,静静温习着几年苦读的功课,心中暗自祈祷紫楹花能带来好运气。一旦有一片花瓣落在头上,他们就会高兴地叫起来,确信自己在即将来临的高考中定会金榜题名。
  连快乐的蜜蜂也赶在花开季节飞到比勒陀利亚,嘤嘤嗡嗡,四处欢舞,给这个平素安定的城市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更有趣的是,来此寻蜜的蜂群,不仅飞舞枝头,还不放过落在地上的花朵中残留的蜜汁。散步在比勒陀利亚,若不经意,随时都会惊飞脚下忙碌的蜜蜂。若再仔细察看,落在地上的花瓣,同时又引来了许多觅食的蚂蚁,它们把花瓣拖来拖去,远远望去,就像地上的花朵在跳舞。
  清晨的比勒陀利亚,静谧美丽,空气清润,曙光初照,和风徐徐。一夜之间,紫楹花落满大街小巷,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紫地毯。身临其境,目睹此景,不由人想起清代女诗人陈长生那“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的诗句。紫楹树花大叶小,花多叶少,棵棵枝繁花茂,似锦的繁花使人感到一派盎然的春意。紫楹花是美丽的,其美丽动听的名称也被当地一家广播电台作为台名,随着电波传遍四方。
  据说,紫楹树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南非的土壤与气候适合栽种,一百多年前由殖民者大规模移植于此。初始的两棵小树栉风沐雨,沧桑几度,目睹了南非的变迁。它的历史,或可从一个侧面映照出这个国家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因为比勒陀利亚原来的玫瑰花十分有名,欧洲殖民者来到南非后,彻底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包括这里的花朵。
  玫瑰花退位南非花魁,紫楹花遍布比勒陀利亚。一个以黑人为主要人种的国家,白人的统治竟存在了近300多年!几年前当世人提及南非,就会立即想到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当时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后一个实行违反人类道德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这种深重的民族灾难阴影,在许多南非人的心目中是难以挥之而去的。一些老年人经常告诉他们的后人,在他们的眼睛里,紫楹花美丽可爱,芬芳袭人;而在他们的心里,对紫楹花却时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苦衷。但愿这种心理情结会随着紫楹花一年一度的盛开,随着南非种族和解与国家重建而逐渐消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