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做具有国际眼光的企业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7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做具有国际眼光的企业家
  中国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
  人民日报大型企业联席会’99年会暨企业家与企业高层论坛最近在江苏无锡市举行。来自国内20多家知名大型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对实现党中央确定的三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信心,并针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今天,本报开辟专版,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刊出。
  ——编者
  不久前,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也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来求得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实现企业由中国性向世界性的过渡,关键是企业决策人,也就是企业家本身。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企业在历经了官员管理、中国化企业家管理的发展之后,必须迈向由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战略眼光的国际化企业家管理的时代。中国的企业家队伍必须要有这样的信心。9月份,我在上海参加了全球财富论坛,与国外跨国公司的总裁有了一次比较完全的接触。虽然参加论坛的国外总裁,每个人的平均身价为11.4亿美元,但他们也知道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并不是酒囊饭袋。我们是强强对话。我们中国企业的决策人,在观念上要有国际化的定位:设计、经营、理念、生产、管理、产品等要全面国际化。特别是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中国市场虽然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但中国市场并不能代替国际市场,因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是与中国市场相比截然不同的市场,加入WTO后,市场会更加国际化,企业决策人就需要有国际化的思维,不能只是中国企业的思维。这一点杉杉集团包括我本人就比较欣慰,思路一直是国际化的,培养出了一批国际化的人才,杉杉工厂的厂长是日本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因为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除了品质、效率、成本、设计外,更主要的差距就是人才和生产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除了实现制度化管理,更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建设学习型组织,这一点我的体会特别深刻,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特别的短命。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企业在辉煌了三五年,七八年后,突然死亡,其原因除了体制、管理等因素外,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杉杉企业同样的在经历了七八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也到了一个周期,我们的做法是对原来成功的企业进行调整,否定过去成功的做法。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调整内容包括人员结构、产业结构等,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培训,通过培训来实现企业的创新。我们的主要精力是对所有中层以上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是昂贵的,但不培训更昂贵,不培训就是死亡,只有倒闭。未来的中国企业必须是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就是要学习专业知识。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培训上就花了500多万元,包括新加坡FDS公司,台湾艾肯公司为我们导入特许经营、整合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
  当然,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必须精细地设计各种学习活动,长期地灌溉滋养员工们的学习动机,才能塑造出学习文化。而真正重要的是,一旦企业积蓄了深厚的学习能力,其他任何企业都无法轻易模仿,终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