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在制度上为企业家创造成长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7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在制度上为企业家创造成长环境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经彻
  有的企业家出了问题,人们往往仅仅从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上找原因、作解释。我认为,这里边,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确实相当重要,但更关键更重要的还是体制问题,还是制度问题。一切最终取决于企业家活动所处的体制、制度和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地探讨企业家队伍成长的制度环境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协调运转、科学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家队伍的成长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并规范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相互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治理结构,使得公司的权力、决策、执行等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使得各方面权力得到有效制衡,利益得到持续保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从三个关键环节入手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企业家队伍成长的制度环境:
  (1)依法确立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确定董事会对公司的治理权。(2)推动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开,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3)坚持抓集团公司领导机构议事程序的建立,确保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的运用科学化、民主化。
  二是建立合理的约束和激励对称机制,创造有利于企业家队伍迅速成长的内外部环境。
  一要建立起企业家的利益激励机制,重点是满足企业家对荣誉感、成就感的要求。在精神方面,要使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我们要把建立企业家利益激励机制的着重点放到政府和社会赋予企业家应有的社会地位上。在物质方面,要使企业家通过人力资本获得较高较稳定的劳动收入。企业家作为经营管理的专家,其经营活动是兼具复杂性、创新性和风险性的脑力劳动,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就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才能和水平,企业家的劳动收入应该与劳动力价值成正比。让企业家在各类职业劳动中具有较高较稳定的劳动收入,使其才能、责任、风险得到合理的补偿。这是影响企业家队伍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要运用综合手段建立起有效的对国企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对国企经营者队伍的监督约束手段要纳入法制化轨道。监督约束主体应当是政府,但载体可以是治理结构、产权代表、中介组织等。而在国企实行公司制改造后,努力形成内部约束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兖矿采取了如下措施:1.集中股东权益,健全代表内部分散股东的“职工持股会”机制。我们规定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和非煤产业厂点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必须建立“职工持股会”,其代表依法进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代表分散的职工股东参与管理,监督经营者,初步找到了一条相当有效的内部硬约束的具体途径。2.通过界定法人治理结构的责权利,建立经营管理者集体间的相互制衡机制。(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