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理顺机制科学评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7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理顺机制科学评价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刘本仁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其他企业一样,武钢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总的来看,武钢能够逐步解决诸多“内部”问题,但要消除许多外在的尤其是管理体制的束缚,却是武钢“力所不及”的。
  武钢是武汉市的利税大户,但武汉市只管武钢职工党的关系,并向武钢征税,而涉及到有关行业规范的事,要由国家和省级冶金部门管理。同时,作为国家计划单列集团,武钢的很多重大项目还要请示国务院。
  所以,我当了这么多年经理,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该请示谁。
  举个例子,武钢下面的两个矿去年申请上市指标,报武汉市,武汉市让报省里;上报到省里,省里觉得武钢是中央单位,须上报冶金工业局;而工业局又让武钢找证监会;证监会认为指标已下达,武钢还应该找地方。虽然这两个厂矿今年8月份终于上市,但武钢在改革中因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所遇到的曲折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我认为目前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对企业的评价标准。武钢在这方面深有感触。
  在不少地方,部门领导都从“利润”的要求评价企业,却很少从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看待企业的经济效益。6年来,武钢的资产增值达200%多。武钢6年来技术改造投入达18.6亿元,没有要国家一分钱,而且,武钢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最后将技术反输给卖技术的企业,从而实现技术产业化。例如,武钢从德国进口了一项生产技术,工人技师对其作了改造,改造后的技术获尤里卡金奖。可以说,在所有的技改投入中都蕴含着企业的潜在利润和长远利润。
  我们认为,企业应该讲效益,但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当前的利润中,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一套科学、正确的评价体系,综合、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企业领导人的业绩,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使企业误入歧途。(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