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建章立制措施落实责任到人 四川致力绿化造林治水兴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8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奋进之笔”

  编者点评
  绿化西部地区,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举。在我国西部地区,四川是绿意最浓的省份,除了自然条件的原因之外,与四川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绿化山川工程,不断完善各种措施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做法值得提倡。绿化山川,非一日之功,坚持下去,必有收益。
  建章立制措施落实责任到人
  四川致力绿化造林治水兴蜀
  本报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罗茂城报道:四川省实施“绿化全川”战略取得可喜成绩。今年以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300万亩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的先后启动,“绿化全川”战略迈上了新台阶。
  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四川省委、省政府于1989年作出“治水兴蜀,绿化全川”的决定。去年9月和今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先后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四川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机遇,以省政府名义迅速发出禁伐令、禁运布告,关闭天然林木材交易市场,省委、省政府组织几路人马,多次深入各地林区督促核查,基本上刹住了乱砍滥伐现象。
  与此同时,四川省人大作出《关于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决议》,并颁布《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纳入法制管理。省公安厅、林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使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省已查处盗伐、滥伐林木案件1281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369人。四川林区还把“包”字引进林区,把造林、管护任务落实到各建设单位,采取多种承包形式,推行定人员、定地段、定面积、定报酬的办法,把管护和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责任落实到人。
  目前,在四川天然林采伐全面停止的基础上,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各项任务完成得较好。全省7万多森工已妥善转产分流。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自治州林区564万公顷天然林已停止了采伐,实行常年管护。共完成造林14.8万公顷,封山育林68万公顷,森林抚育28万公顷,基本实现了由砍树变为种树的转变。最近记者沿岷江而上考察,发现重要林区的公路上往年上千辆拉木头的大卡车不见了,岷江漂木消失了,连往年大量搁浅的漂木也拣得干干净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领导告诉记者,原来管漂木的水运局已改为造林局,正在与各地签订成片荒山造林承包合同。阿坝州首期23万亩退耕还林任务也已落实到各县、乡、村、户。
  四川实施绿化全川战略,利在当前,功在长远。目前,四川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2%增长至24.23%,水土流失面积比原来减少近1.5万平方公里,为保证长江不变成第二条黄河和减轻三峡库区淤塞作出重要贡献。此外,全省农民还从发展林果业上获得人均纯收入110多元。在综合开发搞得好的地方,林果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