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雕弓书卷忆纳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4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雕弓书卷忆纳兰
  杜英姿
  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翠湖景区的中央,有一处名为渌水屯的地方,建成不久的纳兰性德纪念馆就坐落于此。海内外纳兰性德词爱好者闻讯前来,络绎不绝,共同感怀这位清代的著名词人。
  纳兰性德的师长徐乾学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中写道:“余阅世将老矣,从我游者甚众矣,如容若(纳兰字)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纳兰性德才盛而德静,持盈而守谦,其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独为南唐李后主、嗣响,谓为词人之词。在当时就已“海内名为词者皆归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纳兰以三十一岁的年华遽然以逝,时士大夫无不闻而流涕。张纯修序《饮水诗词集》中叹道:“谓造物者而有意于容若也,不应夺之如此其速;谓造物者而无意于容若也,不应畀之如此其厚。”天不假纳兰以年,其才不竟用,徒留惋惜和遗憾于后人。
  纳兰的父亲明珠“辩若悬河,兼通汉满语言文字”,在平定三藩之中因赞襄军政之力为康熙皇帝所赏识,后位及宰相。容若数岁即善骑射,发无不中。受选为侍卫,出入扈从,遇事劳苦必以身先,不避艰难,深为康熙器重。在戎马生涯中,纳兰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据鞍占诗,应诏立就,诗剑才情笑傲古今。
  容若以银榜金章之裔,抱烟高风逸之姿。他酷爱读书,即使在病中,也披经读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逾三四年,遂成卷,编成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的《渌水亭杂识》。这渌水亭,就是坐落在城北郊十里以外的明珠府里的一座亭子,而明珠府就建在如今上庄乡一带。渌水屯的得名正缘于此。(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