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走向世界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4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走向世界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小刚
  1999年12月2日到1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在北京音乐厅隆重举行。来自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十七名选手,进行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中国选手秦川凭借其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充满激情的表现,征服了评委会的十三位著名的国际钢琴大师,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作为文化部主办的我国唯一的国际大赛,本次比赛筹办伊始就向国际著名大赛的水准看齐,无论在规模、选手水平、曲目选择、范围以及奖金方面,都是比照国际优秀钢琴比赛来安排的。例如奖金方面,本次比赛的第一名奖金为一点五万美元,这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高的;在赛事安排上,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持续了约十天,这也不短;此次比赛的曲目选择,也是比照国际比赛的惯例,初赛用练习曲类,考查选手的基本功,复赛用奏鸣曲类具有较高技巧的曲目,更进一步了解选手的能力,到了决赛,就弹奏协奏曲,对选手与整体的配合和良好的乐感进行考查。三阶段比赛,层层深入,力求对选手的全面素质进行考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从实际上看,这一安排保证了比赛的合理公平。如俄罗斯选手塞尔盖,第一轮过后,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但到第二轮,却由于演奏时的失误,很惋惜地被淘汰出局。相反,中国选手秦川,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但他愣是凭着自己过硬的全面素质,一轮轮赶上来,并最终在决赛中以对高难度的拉赫马尼诺夫D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出色诠释,赢得了冠军。
  在参加决赛的四十七名选手中,有二十七名选手在各种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这也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正如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本次比赛的评委之一的范尼·沃特曼女士所言:“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国际钢琴比赛,非常好,非常成功,对我们所有的评委而言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比赛的评委是比赛权威性的可靠保证。本次比赛的十三位评委都是有着世界级声誉的钢琴大师和钢琴教育家。拉扎尔·贝尔曼、阿列克西斯·魏森贝格、马切罗·阿巴多、卡尔—海茨·凯麦林、中村弘子、范尼·沃特曼、杰姆·罗文塔尔、马里安·李比茨基、普尼那·萨尔茨曼、塔马仕·翁格、鲍蕙荞、周广仁、李名强,这些名字中的一个,只要出现在任何一个钢琴比赛中,就足以使比赛生辉。这么多名字放在一起,其权威性当然是不容置疑的。
  由于比赛时间紧促,在十天里要听完十七场比赛,即使对一个普通听众而言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更何况评委们都已年过半百。有时,他们从早上开始工作,直到深夜,留给他们吃晚饭的时间仅仅只有二十分钟,但他们没有一个不是从头到尾,现场聆听了全部的十七场比赛,并作出了高水准的评判。
  中国钢琴比赛已经举行了两届,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已可以申请加入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音乐比赛联合会。这意味着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将获得国际认证,这将有利于更多的全球音乐经纪人关注比赛,发掘人才,从而使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优秀选手迈向世界乐坛。据悉,此次比赛的第一名秦川,已经与比赛承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签约,由中演公司负责秦川此后在国内外的演出事宜,这也是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确实是不缺艺术活动,但中国确实缺一个能够吸引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参加的高规格、高水平、高度国际化的大型比赛,缺一张能被世界各国艺术家普遍认同的亮丽名片。但愿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四年后如期举行,祝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走向世界一路顺风。(附图片)
  (左图为本次比赛第一名获得者中国选手秦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