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做大,更要做强——访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8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做大,更要做强
  ——访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报记者吴兴华
  拥有上百亿元资产、5万多员工的华菱钢铁集团公司总部,坐落在长沙市区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不显山、不露水。这也难怪,钢铁行业这些年一直不太景气,头脑清醒的华菱人在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面前,唯有快马加鞭,奋力前行。
  近日,华菱集团静悄悄地度过了它的两岁生日。不事张扬,并不等于华菱人无所作为,只从他们压在箱底的“成绩单”中抽出两张即受振奋:效益两年翻两番,全年实现利润1.7亿元,资本运营出成效,两年低成本扩张增资14亿元。
  盘活之道
  华菱的诞生,乃时势使然。钢铁行业向来是“巨无霸”的天下,过去,湖南虽说有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衡阳钢管厂“三驾马车”,但各自为战,小打小闹,日子过得都不轻松。各方有识之士由此疾呼,欲振兴湖南钢铁工业,唯有走联合重组之路。
  1997年底,3家钢铁企业合并改制组建华菱集团。合起来的好处可用两句话概括,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但怎么“优化”,又如何“互补”?并不那么简单。华菱的优势是具有特色的管线产品,他们就先把体现这一优势的优质资产集中起来,联合另外4家企业,发起设立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深交所上网发行,8月3日华菱集团股票上市交易。
  一招好棋活全盘,华菱集团由此有了新的活力。“华菱管线”以募股资金再实施兼并扩张,投资8.56亿元将陆续兼并衡阳连轧管有限公司、湘钢华光线材有限公司、长沙铜铝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待上述资本运作完成后,股份公司钢产量可达310万吨,进入全国冶金十强行列;同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钢材品种由普通线材向优质线材发展,优质硬线由6万吨/年提高到20万吨/年,其中特殊用途无缝钢管提高到45%以上。
  优质资产上了市,没有上市部分怎么办?华菱集团使出了第一招: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说白了就是要“分灶吃饭,自主经营”。华菱人介绍说,这第二招内容丰富,灵活多变,就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而言,无论合资联营、承包租赁,抑或职工持股、股份合作等等,均在鼓励之列。
  改革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截至今年11月末,华菱集团共剥离辅助生产单位和生活后勤部门36个,分流近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非上市部分减亏增效达6000万元。更可喜的是,被剥离单位面向市场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管理增效
  华菱集团下属各子公司老总们一提起管理二字,都不敢说大话,也不能说大话,他们戏称这是企业的“牛皮癣”,多少年来挠痒痒,就是挠不到点子上,收效甚微。
  我们采访时,华菱人坦言,他们在吨钢综合能耗、高炉入炉焦比、转炉钢铁料消耗、电炉冶炼电耗、钢材和铜材综合成材率等关键能耗指标上,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发生质量事故,造成人为损失。
  差距意味着成本高,竞争力弱,影响整体效益,损害企业形象。正视差距,缩小差距,是对华菱的自我挑战。
  华菱人在管理上念起了“四字经”:学、比、奖、罚。学,是采用“拿来主义”,引进邯钢和济钢的先进经验;比,是各生产经营部门将各项考核指标核算分解到人到岗,比出热情和干劲来;奖和罚不用多说,直接与个人工资提级等挂钩。
  管理“紧箍咒”,年年月月天天念,时间一长,自然收效。如今,涟钢列入统计考核的65项指标,有15项达到邯钢水平,20项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湘钢和衡钢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有较大改善。据集团公司一项统计,在钢材平均售价下跌的困难情况下,今年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成本3.5亿元,消化了60%的减利因素,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整体得以提高。
  创新之路
  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华菱集团在这两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先说制度创新。华菱集团组建之初,各方最担心的是如何理顺和处理“母子”关系。应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此前湖南组建的个别大型集团公司就曾因此而闹得不欢而散,带来诸多后遗症,人们记忆犹新。
  如何使集团公司步入协调、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下各方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集团总部同样按企业机制运作,强调自身职责是“干子公司干不了的事,不干子公司能干的事”,具体说只管集团公司的长远规划、重大资本运营和子公司的领导班子建设及其生产经营所需服务。各子公司则在分配上采用绩效岗薪制,在人事上实行“动态管理、综合考核、尾数淘汰”制等。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制度。
  华菱集团为解决属下各子公司存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方面的问题,举全力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引进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连轧管生产线、高速线材生产线和铜盘管生产线。淘汰落后的平炉生产工艺,实施大转炉大连铸、一火成材的先进工艺。目前涟钢130平方米烧结机等一批项目业已竣工投产,湘钢普线一火成材等工程正在施工,衡钢电炉炼钢开发并批量生产了多种规格的高效合金钢种。由于技术进步,有效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增加了效益,今年前11个月,获得品种结构创效益4600多万元。此外,各子公司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技术项目创新与攻关活动,并取得了一批成果。
  华菱集团的成功运作,使人们看到了湖南钢铁行业发展的希望。1998年,华菱集团在消化4.89亿元价格减利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比上年翻番;今年又消化了新增的6亿元价格减利因素,实现利润同比去年增加8600万元。但华菱人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大,更要做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