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柿乡访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9
第4版(要闻)
专栏:

  柿乡访柿
  本报记者官建文
  莲花镇盛产柿子。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所产“恭城月柿”,一半出自莲花镇。
  不久前,记者来到距莲花镇约两公里的南山村。南山是瑶族乡镇中的壮族村寨,远看绿树掩映几间屋宇,近看房屋与月柿等树木错杂相间,黄橙橙、光鲜鲜的柿果挂满枝头,垂向屋檐,垂在路旁。同行的同志指着路边红砖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说:这就是“月柿楼”——它来之于月柿,用之于月柿:建房资金主要来自卖月柿收入;三四层楼高,顶层阳光充足,宽大的晒台便于晾晒月柿。恭城月柿特别讲究晾晒技术,晾干后形如满月状似饼,当地称为“柿饼”。柿饼初为褐色,储藏后外表自然形成一层白“霜”,一只柿饼就像一轮秋月,“月柿”由此得名。
  南山村有种月柿的传统。已过不惑之年的韦水养说,他还是娃娃的时候,村中的柿树就长得跟今天差不多大了。不过,大面积种植月柿是80年代以后的事。没几年工夫,后山的山地种满了柿树,耕地也栽了柑桔、沙田柚。从那以后,人多耕地少的南山村,日子就一天天红火起来了。
  韦水养的“月柿楼”刚竣工,它投资近12万元,占地170平方米,共三层半。站在“月柿楼”顶,韦水养指着1995年建成的三层小楼,不无遗憾地说:早知今天能建这么好的房子,当年建高一米,让两栋楼顶齐平,好晒柿子!记者站在韦水养的“月柿楼”上,举目四望,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村里几乎每一间土坯房都紧挨着一栋“月柿楼”。土坯房大多是50、60、70年代盖的,至少三层高的“月柿楼”则修建于近年。有了宽敞的“月柿楼”,土坯房为何不拆除?据介绍,南山村40户人家,去年户均产柿果近1.5万公斤,产柑桔等近1万公斤。月柿晾晒、储藏,柑桔保鲜,要占不少房间,土坯房仍有用场。
  时值秋末,正是晾晒月柿的时节,韦水养的“月柿楼”却只晒了少量柿子,其他“月柿楼”的晒台也大多是空空的。经打听,原来莲花镇的月柿不仅加工成柿饼质量上乘,催熟成红柿子,红艳透亮,没有一点杂色,果肉呈纤维状,食之清甜、脆口,近年被大量运往广东和香港、澳门。今年鲜果价钱虽不如去年,但一等果最高价达每公斤3.2元,二三等果最低价每公斤也超过1.6元。南山的柿农今年只卖了部分鲜柿果,大部分还挂在树上待价而沽。鲜果价好卖鲜果,价贱加工柿饼。柿农可进可退。
  回到莲花镇,只见满地都是“收购黄柿子”的招牌。镇上的主街和主道两旁,半数门面都被月柿商贩包租了,工人在分级、装箱、过磅、打包,忙得不亦乐乎。每年从9月下旬到12月底,是鲜柿交易季节,莲花镇一派繁忙:商贩来来往往,客房爆满,门面房租上涨,甚至连搬运、分装柿果的工人也难以雇到。据镇委书记林光明介绍,去年全镇产鲜柿果2.8万吨,其中2/3作为鲜食商品果销售。全镇5万农民,仅鲜柿果一项,人均收入800元;镇财政收入的1/3来自鲜柿果税收。
  前几年,鲜柿外销全被广东客商垄断,当地的瑶族群众只能干一些联系卖主和装运、打包之类的活路,但没几年工夫,瑶乡青年中就冒出了一批经营水果的“老板”。目前,全镇登记在册的水果经销商已有140户,长年跑水果经销的达300多人。他们有的只帮外地客商收购,当“二老板”,有的既收购又到外地销售,当上了“大老板”。
  月柿,富了莲花镇农民,也造就了一批瑶乡经销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