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份政协提案的硕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5
第8版(纪念与回忆·统一战线)
专栏:

  一份政协提案的硕果
  本报记者陈晓钟
  一份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引发了一场焊割领域的技术变革。手里拿着数万台汽油焊割炬的订单,面对着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亚泰公司老总高士乐激动地说:“没有市、省和全国三级政协的鼎力帮助,我的这个新技术哪能短短几个月就得到国家经贸委的重视,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
  1998年,高士乐几经寒暑苦心研制的汽油焊割技术终于成熟了。这种技术能取代传统的乙炔工艺,切割质量好、安全可靠、节能显著、成本大大降低。但是一缺资金、二少市场,自己又势单力薄。情急之下他卖了自己胯下的摩托车,然而,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辽宁省鞍山市政协常委张士立及时将这一情况告知了政协副主席谭明才。他们认为,这种技术一旦转变成新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很可能带来技术上和效益上的飞跃。政协的工作就是通过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来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助这个项目一臂之力,扶它上马是地方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牵线搭桥,各方面纷纷大力相助。市科委经鉴定后雪中送炭,拨款5万元作为开发经费,在“亚泰”公司申请贷款一时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又从自己不多的办公经费中挤出20万元,以解“亚泰”燃眉之急。辽宁省政协副主席郭燕杰也来到了生产现场,对该项目大力支持。鞍山市长、常务副市长也来了,并当即决定贷款300万元。
  1999年春节一过,“两会”在北京召开。鞍山籍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忠镇来到了北京。他心里装着省、市两级政协的委托:汽油焊割技术一定要走出鞍山,迈向全国。开会之余,李忠镇多方联络,一份编号为1402的提案送交了大会。大会刚一结束,全国政协以自己高效的工作、畅通的渠道,将这一提案送交到国家经贸委。
  5月24日,国家经贸委的一份红头文件“关于召开汽油割焊技术现场演示推广会的通知”发向全国。通知称:汽油割焊技术“具有火焰温度高、易储藏、运输方便、操作简单、切割质量好、安全可靠、节能效果显著、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将逐步取代乙炔割焊炬,使我国割焊技术应用达到新的水平”。6月15日推广会在辽宁经贸大厦召开,为此鞍山市政府拨款60万元。来自全国20多个省经贸系统的负责人、专家和企业家到场。原定只有150人,而实到300多人。现场的演示、各种规格的汽油割炬、焊炬和烤炬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当场,亚泰公司与英格兰的好运国际贸易公司、吉林省外贸公司签订13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并与国内企业签订了230万元的销售合同。
  如今,在全国、辽宁省、鞍山市三级政协的大力推动和帮助下,高士乐的汽油割焊技术已获得1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且该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已经转变成了先进的市场产品,在我国大地上铺展开来,产品更远销海外,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硕果满枝。
  人才济济的各级政协组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方方面面的力量聚成一股洪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