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科索沃本年度世界头号热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7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转稿

  科索沃
 本年度世界头号热点
  本报国际部编辑严正本报驻南斯拉夫联盟记者吕岩松
  科索沃是1999年世界上的头号热点。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该地区民族冲突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了西方大国的军事干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然不顾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残酷的“空中打击”,制造了一场令人类文明再次蒙耻的“人道主义灾难”。南联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奋起反击,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交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且大国关系严重失衡,南联盟最后不得不做出全面让步,接受和平协议,从而彻底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北约迅速向科索沃派出维和部队,根据自己的意志实现了“强制性的和平”。
  近半年来科索沃局势总体趋于稳定,但正是在“和平的光环”下出现了难民逃亡、种族清洗等恶性事件,西方大国宣扬的所谓“多元文化、多民族共存”等政治理念仅是廉价的谎言。科索沃已作为一个“战争符号”被定格在人类20世纪历史中,而这场战争所造成的恶果并不局限在科索沃抑或巴尔干地区,它对世界安全格局的冲击将是长远的。
  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然而民族问题转化为流血冲突始自去年2月。虽然南斯拉夫一再坚持科索沃问题是其内政,这场危机还是被国际化了。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支持阿尔巴尼亚分裂分子,使南斯拉夫政府不仅在清除非法武装的军事行动中被束缚了手脚,在政治谈判中也丧失了主导权。
  今年年初,一度趋缓的科索沃武装冲突再度升级。在此背景下美欧大国组织了朗布依埃谈判,强迫南联盟政府和阿族代表接受预先制定好的和平方案。朗布依埃和谈以破裂告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科索沃问题本身颇为复杂,冲突双方难以通过妥协找到利益接合点。南联盟希望将该地区保留在塞尔维亚范围内,通过赋予阿族人自治权解决危机。阿族方面关注的焦点则是彻底摆脱南联盟实行“独立”。另外,主持谈判的西方大国有失公正,甚至有意提出南联盟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为进行军事干预创造条件。其实,西方在科索沃危机上的政策从未局限于问题本身,其更深层的用意在于削弱南联盟的实力,借机推翻拒绝同西方合作的米洛舍维奇政权。
  3月24日晚8时,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投下第一颗炸弹时,科索沃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演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众欺少、以强凌弱、以霸道践踏人道的侵略战争。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北约出动10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战舰对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向南联盟仅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倾泻了数千枚导弹、两万多吨炸弹。南联盟凭着顽强的斗志进行了悲壮的抗争,但这毕竟是一场不平等的较量。据统计,北约野蛮轰炸给南联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南上万名军人和平民伤亡,大量军事、民用设施被摧毁,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美元,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10多年。
  这是北约自成立50年以来独自进行并“打赢了的第一仗”。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借此证实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新战略概念”,即它从地区防御性联盟转变为可在防区内外,甚至在全球发挥“维和”及干预作用的进攻性军事组织的合理性。从地缘政治上看,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也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抢占巴尔干战略要地,夺取北约进一步东扩的主动地位;验证南的盟友俄罗斯已无能力抗衡北约东扩;“杀鸡儆猴”,使东欧、中亚各中小国家看到北约强大,为寻求军事保护,加速投靠北约的步伐;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分化独联体,使俄的处境更加严峻,从而有利于它推行其全球战略,确保一超独霸地位。
  这次战争再次表明,美国在推行其全球战略时,越来越倾向于诉诸武力,借口“人权”,践踏别国“主权”,甩开联合国,破坏国际法,冲击和削弱联合国等国际协调机制。这种新霸权主义行径使世界局势中战争和不稳定的因素上升,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也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之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动用了最新的高技术武器,它们公然宣称是在历史上首次单纯依靠先进导弹和炸弹轰炸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士兵阵亡的比例为0(北约)∶5000(南军)。这种情况将会刺激新的军备竞赛,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为严重地扩散。据报道,正是在科索沃战争的“启示”下,不但美国及其竞争对手,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加快了研制和购置先进导弹以及其他高技术武器的步伐。
  最后,这次战争将助长巴尔干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的气焰,造成某些国家的动荡和不稳定。科索沃阿族人“成功的例子”,将会鼓励马其顿、黑山共和国和希腊境内的阿族居民提出拥有同样权利要求的可能性,也会促使其他巴尔干国家少数民族采取同样的行动,这无异给巴尔干这个“火药桶”撒进危险的火种。
  科索沃的战火虽已熄灭,但这次战争的恶果却难以消失。靠“剑与火”建立的“强制性的和平”也并未消除科索沃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那里塞、阿等族围绕科索沃未来的地位问题,为保卫和扩大本民族在科的生存地盘,仍激烈争斗,无辜平民继续流血流泪;而参加战争及维和的大国也正加紧在科索沃的争夺。无情的现实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世纪之交发动的这场战争,并未使科索沃摆脱多灾多难的厄运和开始“历史新纪元”,巴尔干局势仍充满危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